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提高语文教学设疑的质量.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高语文教学设疑的质量.doc

提高语文教学设疑的质量   【摘 要】有效的教学设疑是充分激发学生情感,启发学生思维的试金石。语文老师要提高课堂设疑的质量,除了有赖于自己的智慧和课前的准备,还要掌握一些设疑的要领,积累一些设疑的经验。   【关键词】教学设疑 兴趣 疑惑 发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05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教学的本质就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要想真正实现,就在于如何运用艺术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设计巧妙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课堂提问,是以语文学习材料为依托,教师通过研读文本而生发的智慧火花。这束火花既要点燃学生的热情,还要使学生能超越自己,享受到语言、心灵沟通的愉悦。纵观现实教学,许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随心所欲,零碎无趣,不仅在教学起不到积极的作用,相反还使课堂毫无生气,最终让自己感慨语文难教,学生厌学。    教师要真正做好教学设疑,首先应明确设疑的要津。孔子的“循循然善诱人”,叶圣陶的“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这些话都明确了提问的目的不仅在于领悟学习内容,还要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语文教学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教师就必须注重问题设计的质量,让学生乐于思考,思有所获。那么,如何设疑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呢?笔者根据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做了以下一些尝试性归纳。    一、设疑应反对“问题化”和“空泛化”    什么是“问题化”?例如有教师执教《最后一课》,在介绍完背景后,教师问:在《最后一课中》中,谁讲课?谁听课?还有谁听课?在上课之前,与平时有什么不同?那天,小弗郎士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小弗郎士态度的改变还有哪些?这么大的变化仅仅是不能学习法语吗?在这节课里,教师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然后按部就班进行提问。学生面对这些琐碎而机械的问题,忙于去寻找书上现成的答案,自然没有了深入的思考,情感的体验,更谈不上生成的价值。    什么是“空泛化”?如果说“问题化”倾向在语文教学中已有相当时日,那么“空泛化”则是新课改下部分教师常有的现象。不管什么文体,不管什么内容,教师引导的都是“你觉得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情节?”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问,但如果每课都这样问,就是无节制放纵学生的学习,也会失落“知识构建”的原本意义。    二、设疑应抓住文本的兴趣点    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求知欲望的关键处。语文教学设疑能否找到兴趣点考量着一个教师的智慧。记得我在执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文章时,我首先让同学们说一说你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于是有同学说罗布泊非常美丽,有同学说罗布泊已不复存在。根据大家的回答,我趁势设疑:曾经美如仙境的罗布泊怎么会消失呢?凶手到底是谁?此时,我让同学翻开书,自己去书中寻找答案。为了揭开罗布泊消亡之谜,同学们急不可待地翻开书,一口气读完课文,不仅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明白了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设疑应突破文本的疑惑点    语文阅读如何打开学生阅读思路,活跃学生思维?我想不是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而是要认真分析学生对于文章的疑惑点在哪些地方,我们怎样设疑来引导学生逐步突破这些疑惑点。以前我在教《风筝》这篇文章时,发现学生对文中“精神的虐杀”一时难于理解。我不急不躁,决定逐步突破这一难点。首先我让学生查词典理解“虐杀”的意思,接着,我设置了三个问题让同学们分组交流:1.作者阻止小弟做风筝,各有哪些表现?2.作者如此对待自己的小弟,小弟为什么不反抗?3.这种“虐杀”在当时只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吗?经过一番探讨,同学们首先感知了作者对弟弟的傲然、粗暴和作者小弟的惊惶、绝望,然后通过第二问联想封建家庭中的男尊女卑,长兄如父等封建等级制度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最后一问更使学生去深刻认识整个封建社会。由此可见,只有巧妙设疑才能使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突破难点。    四、设疑应挖掘文本的发散点    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当拘泥于固定的程序。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里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设问,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这对学生灵活理解课文,培养创造性阅读是十分有益的。从理论上讲,一篇课文的很多环节都客观存在着“可发散点”,但是不同“点”能引起思维发散的深度和广度有所不同,对于训练的价值和意义也就不同,所以教师要掌握挖掘发散点的方法,并加以筛选。其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推测因果,置换角色,改动情节,联系生活。    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