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本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doc
校本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摘要】以校为本的课程方案正在我国广泛实施,校本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因而教师如何理解和实施校本课程并在实施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就成为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出发,分析教师自身因素对校本课程实施的影响,并对教师专业发展能够促进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必然性进行展望,最终对提升课程改革效度有所启迪。
【关键词】校本课程实施 教师专业发展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71-02
经过专家学者十多年的研究得出,课程的改革已不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在静态文本指引下进行的动态实践过程。迈克尔?富兰曾说,“过去20年,从来没有一个很好的课程方案能够充分得到实施,你看着可能很好,但实际上,做出来跟课程方案会有不一样。”课程实施与课程方案的制定是有一定关系的。当前,以校为本的课程方案正在我国广泛实施,而校本课程实施的落脚点主要在课堂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因而教师如何理解和实施校本课程并在实施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就成为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立足我国中小学课程实施的实际,结合中小学校本课程的现状,从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研究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将有助于我国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教师自身因素对校本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教师的学识背景――知识和能力
校本课程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从校本课程的定义可以看出,教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力军和不可获取的重要资源,所以教师的学识背景的具备――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养成对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起着重要奠基作用。
教师的知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学科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前两种知识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所具有的关于课堂背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获取的,是“教师”由职业向专业转变过程中关键媒介。校本课程的实施恰恰要求教师具有这种核心的角色转换――“教师即课程”,教师融入课堂、融入教学、融入课程实施中,成为校本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实施者甚至是决策者。从知识角度而言,教师对校本课程实施最大的影响就是建立在实践性知识的基础上,使之更加的具有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的功能。
就能力方面而言,由于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层面而设计和开发的,因而没有或是很少有现存的经验可供参考,教师必须根据在教学实际情境中学生体现的具体情况制定方案并付诸于实施,所以这对于教师的课程能力有很大的考验。其次是教师的研究能力。从课程的性质来看,校本课程从开发设计、实施到最终的评价,至始至终都处于一个教师研究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承担起“研究者”的角色,不仅要研究学校、学生和自己,还要研究有关课程的一系列相关知识。最后是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因为校本课程要求从整个课程结构的高度,课程整合的连贯性出发去实施,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所教授的学科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把握,才能提高自己驾驭课程实施的能力,从而对所教学科有一个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安排。
(二)教师的态度与自主性
许多研究者认为态度对个体行为发生影响重大,甚至有“态度决定一切”之说。教师作为从事“人―人”特殊教育研究的个体,其在教学上所做出的课程决策和表现出的行为更是深受其态度的影响。因此,要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在专业水平上的体现,对教师的教学态度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真正教师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核心体,教师会将课程的概念自行转化到实际的教学中。若其对于校本课程不能认同或者对于校本课程只有浅显的认识甚至对如何实施校本课程既不了解也不热衷,那就会“扭曲”校本课程实施的方向,使校本课程改革的意图不清不楚。
此外,教师不再是教育权力部门和课程专家的附庸,要变被动执行者为主动实施者。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刻刻以自己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以自己的教育知识和教育理解为根据,将预设的课程变成一个动态的生成文本,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履历和人生体验渗透在课程实施过程之中,创造出鲜活的经验,这些鲜活的经验是课程的一部分,因而教师就是课程本身。换言之,只有教师进入课程,才能实施课程,才能使静态设计的课程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施。
(三)教师的学生观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及其需求的满足。学生是贯穿于校本课程实施过程始终的。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区分其个体差异,才能将古德莱德所说的五种不同水平的课程依次实现――将“理想的课程”经过“实施的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