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人际关系基础理论
第三章 人际关系基础理论 护理学基础教研室 肖宁宁 联系电话:0451主要内容及教学目标 主要内容及教学目标 第一节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理论 一、人际关系概述 概念: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相互认知、情感互动和交往行为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概念解析: 前提:相互认知 特征:情感互动 手段:交往行为 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和距离 人际关系的特点: 人际关系分类: 1. 按主体: 个人 群体 2. 按密切程度: 初级 次级 3. 按矛盾性质: 对抗 非对抗 4. 按方向: 垂直 水平 5. 按规范程度: 正式 非正式 6. 按建立基础: 血缘 地缘 业缘 网缘 人际关系行为模式: 利瑞模式:个人人际关系 霍尼模式:团体人际关系 二、人际交往理论 人际交往动机: 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 戈夫曼:自我呈现理论 菲斯汀格:社会实在理论 人际交往的需求: 舒茨《人际行为三维理论》 第二节 人际认知理论 一、概念及特征: 概念:人际认知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的理性分析与判断的过程,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心理活动过程。 特征: 二、人际认知的内容: 自我认知: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知。 他人认知:对交往对象的情感、情绪、能力、个人倾向和特征认知。 人际环境认知:是对自身交往的小环境、小空间有目的的观察,包括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的认知。 三、认知印象的形成: 第一印象:是指人与人之间初次接触后留下的对客体的感性迹象或形象,又称初次印象属于感性认识。※ 第一印象的特点: 总体印象:经过反复或长期接触后,对他人产生的比较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和评价。 四、认知形成的心理效应 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近因效应:最后获得的信息比以前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光环效应:对某一特征形成固定看法后,泛化到其他特征并推及到总体。 社会刻板效应:对某一类人或事持有固定不变、概括笼统、简单评价的现象 投射效应: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着相同的特性 第三节 人际吸引理论 一、人际吸引的含义:个体之间主观感受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个体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 二、人际吸引的过程 三、人际吸引的规律 互惠吸引:主要有五种表现形式 互补吸引:双方的个性或满足需要的途径正好互补。 对等吸引:喜欢那些同样喜欢自己的人。 光环吸引:主要体现在能力、品质、性格和名望上。 诱发吸引:由自然或人为环境的某一因素而引发的吸引力。 1.自然诱发:有人的外贸、气质和语言等自然因素产生的吸引力 课 堂 小 结 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与特点;人际认知的概念与特征;第一印象的概念;人际认知的心理效应;人际吸引规律 熟悉:人际关系的分类;人际吸引的概念 了解:人际关系行为模式;人际交往的动机与需求;人际认知内容;人际吸引过程 思 考 题 “一见钟情”与“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各说明的是哪一种心理效应? * *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人际交往理论 概念:掌握 特点:掌握 分类:熟悉 人际交往动机:了解 人际交往需求:了解 行为模式:了解 第二节人际认知理论 概念及特征:掌握 认知印象形成:掌握、熟悉 第三节人际吸引理论 含义:熟悉 人际吸引规律:掌握 内容:了解 心理效应:掌握 过程:了解 社会性 复杂性 多重性 多变性 目的性 包容的需求 控制的需求 情感的需求 主动 被动 知觉信息的选择性 认知行为的互动性 印象形成的片面性 目的: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 途径:社会交往中认识自己 第一印象的获取 直接获取 间接获取 可能终身难忘 可能是唯一印象 可能带来人生机遇 信息有限 安德森总体印象定量评价模式 加法 平均 加权平均 女孩对男友的印象 注意 认同 接纳 交往 接近吸引 时间、空间接近 观点、态度接近 职业、背景接近 感情互慰 人格互尊 目标互促 困境互助 过失互谅 2.蓄意诱发:有意识的设置某些刺激因素引起对 方的注意 3.情感诱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