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眼的视觉功能 第一节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第四节 前庭器官的平衡觉功能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三节 耳的听觉功能 第五节 其他感受器功能 第一节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感觉(sensation)(知觉):是客观事物在人 脑的主观反映 感觉的产生: ①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感受刺激 ②传入通路的信息传入 ③中枢的整合分析 一、感受器(1907年John Newport Langley, receptor) : 分布部位分:内、外感受器 刺激性质分:机械、化学、温度、电磁和伤害性 结构形式分: 简单:感受细胞、N末梢(痛、触等) 复杂:感受细胞+附属结构=感觉器官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 适宜刺激(感受刺激的特异敏感性): 感受器对之最敏感的刺激----适宜刺激。 感觉阈(阈值threshold):能引起感觉传入冲动产生的最小的适宜刺激强度。 非适宜刺激也可使某种感受器反应,但需刺激强度大,如压眼球产生光感。 2. 换能作用(感受刺激的能量转换性): 感受器接受到适宜刺激后,通过跨膜信号转换过程,感受器细胞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是局部电位: ①电位幅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成正比; ②不具有“全或无” 的特征; ③可总和; ④能以电紧张的形式作近距离的扩布。 适宜刺激 感受器 跨膜信号转换 感受器电位 (启动电位或发生器电位) 传入神经 神经冲动(AP) 换能作用: 感受器电位的特性: 3. 编码作用(感受刺激的信息整合作用): 刺激信息:刺激性质、强度、部位和时间的编码 4. 适应现象(感受刺激的持续性):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指感受器对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其反应逐渐降低的现象 产生机制:可发生在感受器的换能过程、离子通道的功能状态、感受器细胞与感觉传入纤维之间的突触传递特性等不同阶段 类型与意义: 快适应感受器:嗅觉、触觉 慢适应感受器:痛觉、血压 第二节 眼的视觉功能 眼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波长370~740nm的电磁波)。 可见光 眼的折光系统 折射成像 视网膜的感光系统 换能作用 感受器电位→视N冲动 视觉中枢→视觉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一)折光成像的光学原理 光线由一媒介进入另一媒介所构成的单球面折光体时,就会发生折射。折射能力(F2 )的大小由该单球面折光体的曲率半径(r)和折射率(n2)决定。若空气的折射率n1,其关系式为: F2 = (后主焦距) n2 ·r n2 - n1 折光体的折光能力还可用焦度(D)表示: D = 1/F2 1D = 100度 F2越小,其折光能力越强; n2越大,其折光能力越强; r越小,其折光能力越强。 (二)眼的折光系统和成像 眼内折光系统的折射率和曲率半径 空气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折射率 1.000 1.376 1.336 1.41 1.336 曲率半径 7.8(前) 10.0(前) 6.8(后) -6.0(后) 6m以外的光线可认为近于平行光。 人眼的总折光能力为59D 1.折光系统: 1911年Allvar Gullstrand以研究眼睛的光学原理获得诺贝尔奖 2.简化眼:设眼球为单球面折光体:前后径为20mm,折射率为1.333,曲率半径为5mm,节点(n,光心)在角膜后方5mm处,前主焦点在角膜前15mm处,后主焦点在节点后15mm处。 当平行光线(6m以外)进入简化眼,被一次聚焦于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 简化眼中的AnB和anb是对顶相似三角形。如果物距和物体大小为已知,可算出物像及视角大小。 (三)眼的调节 正常人眼看近物时,眼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能随物体的移近而相应的改变,使物像仍落在视网膜上,看清近物。 眼的调节: 晶状体调节 瞳孔调节 眼球会聚 1.晶状体调节 物像落在视网膜后 视物模糊 皮层-中脑束 中脑正中核 动眼神经副交感核 睫短N 睫状肌收缩 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前后凸 折光能力↑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持续高度紧张→睫状肌痉挛→近视 弹性↓→老花眼 调节前后晶状体的变化 晶状体调节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用近点(能看清物体的最近的距离)表示。 近点越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肾脏的排泄功能课件.ppt
- 肾脏生理___4月16日幻灯片.ppt
-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33316幻灯片.ppt
- 生产性粉尘与肺部疾患课件.ppt
- 生长发育评价 2011-3-30幻灯片.ppt
- 生化-8-生物氧化课件.ppt
- 生化第00章绪论课件.ppt
- 生化反应器 第四章 微生物反应器操作幻灯片.ppt
- 生化讲义---课件.ppt
- 生化绪论10课件.ppt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