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习题解自控制原理第2章习题解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习题解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习题解.doc

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习题解自控制原理第2章习题解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习题解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习题解.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习题解自控制原理第2章习题解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习题解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习题解

习 题 2 2-1 试证明图2-77(a)所示电气网络与图2 77(b)所示的机械系统具有相同的微分方程。 图2-77习题2-1图 证明:首先看题2-1图中(a) 2-2试分别写出图2-78中各有源网络的微分方程。 图2-78 习题2-2图 解: (a) (b) (c) 2-3某弹簧的力一位移特性曲线如图2-79所示。在仅存在小扰动的情况下,当工作点分别为x0=-1.2,0,2.5时,试求弹簧在工作点附近的弹性系数。 解:由题中强调“仅存在小扰动”可知,这是一道非线性曲线线性化处理的问题。于是有,在x0=-1.2,0,2.5这三个点处对弹簧特性曲线做切线,切线的导数或斜率分别为: 1) 2) 3) 2- 4图2-80是一个转速控制系统,其中电压u为输入量,负载转速ω为输出量。试写出该系统输入输出间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解:根据系统传动机构图可列动态如下: (1) (2) (3) 将方程(3)整理后得: (4) 将方程(4)代入方程(1)后得: (5) 将方程(5)整理后得: (6) 2-5 系统的微分方程组如下 式中,r,K-,K2,K。,Kn,Kj,T均为常数。试建立系统r(f)对c(f)的结构图,并求系统传递函数 C(s)/R(s)。 解:首先画系统结构图,根据动态方程有: 然后,根据梅逊公式得: 2 6 图2-8l是一个模拟调节器的电路示意图。 写出输入ui,与输出uo之间的微分方程; 建立该调节器的结构图; 求传递函数Uo(s)/Ur(s)。 解:根据电路分析需要,引入中间变量vo1(t),vo2(t),然后,由电路图可知: (1) (2) (3) 采用代入法,将上述3个方程联立求解得: 2-7某机械系统如图2-82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均质圆筒与弹簧和阻尼器相连(通过轴心),假定圆筒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滚动(无滑动),求出其运动方程。 解:首先,对圆辊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知: 2 8 图2-83是一种地震仪的原理图。地震仪的壳体固定在地基上,重锤M由弹簧K支撑。当地基上下震动时,壳体随之震动,但是由于惯性作用,重锤的运动幅度很小,这样它与壳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幅度就近似等于地震的幅度,而由指针指示出来。活塞B提供的阻尼力正比于运动的速度,以便地震停止后指针能及时停止震动。 ①写出以指针位移y为输出量的微分方程; ②核对方程的量纲。 解:首先,对重锤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知: 2 9 试简化图2-84中各系统结构图,并求传递函数c(s)/R(s)。 图2-84习题2-9图 解:(a),根据梅逊公式得: 前向通道传递函数Pk: 回路通道传递函数Li: 特征方程△: 系统传递函数为: (b),根据梅逊公式得: 前向通道传递函数Pk:: 特征方程△: 系统传递函数为: (c),根据梅逊公式得: 前向通道传递函数Pk:: 特征方程△: 由于回路传递函数都与前向通路相“接触”,所以。余子式: 系统传递函数为: 2-10试用梅逊公式求解习题2-9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C(s)/R(s)。 2-11 系统的结构如图2-85所示。 ① 求传递函数C1(s)/RI(s),C1(s)/R2(s),C2(s)/RI(s),C2(s) R2(s), ② 求传递函数阵G(s)C(s)= G(s)R(s),其中 ,。 解:C1(s)/RI(s),根据梅逊公式得: 前向通道传递函数Pk:;; 回路通道传递函数∑Li: 相互“不接触”回路∑LiLj: 特征方程△: 由于回路传递函数都与前向通路相“接触”,所以。余子式: 系统传递函数为: 2-12 试求图2-86所示结构图的传递函数C(s)/R(s)。 解:C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