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度推荐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简介1、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
2014年度推荐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简介
1、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研发及临床应用研究(I10-2014-003)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属于口腔正畸学的科学技术范畴。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于美国的一种新兴矫治技术,其利用计算机技术、三维重建技术与工程制造技术实现在三维可视化状态下进行牙齿移动的设计,并生产一系列透明的、包绕牙列表面的矫治器以进行牙齿移动。目前,该技术在欧美国家已经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国内该技术的应用较少,缺乏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病例研究,其生物力学机制仍不清楚,具有巨大的潜在社会效益。
本项目推进和整合了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支持系统,包括牙颌模型三维重建与测量分析系统、模拟治疗系统和光固化激光快速成型技术等,设计生产了隐形矫治器,拥有一项发明专利《一种牙颌畸形矫正器》,并大量应用于各个临床单位,进行了各类错合畸形的矫治,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该技术利用包绕整个牙列的矫治器施加矫治力,其生物力学机制与传统的固定矫治技术不同。为了深入的探讨该技术的生物力学机制,本项目建立了牙颌畸形矫正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充分的实验室研究,以及牙列拥挤、牙列间隙、前牙前突等各类错合畸形无托槽隐形矫治的临床研究。另外,本项目采用微电子机械技术、微型传感器技术等设计了适用于隐形矫治技术中矫治力测量的微型应力传感器芯片,建立了精确的微型测力系统,深入分析隐形矫治过程中牙齿在三维方向的受力情况。
此外,为提高该矫治技术的矫治效能,本项目对临床常用的几种热压膜材料的相关性能进行比较,包括吸水性、尺寸稳定性、拉伸机械性能、应力松弛性能等,拥有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水浴杯及包括该水浴杯的装置》,为研制隐形矫治用热压膜材料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在此基础上以聚酯(PETG)和聚氨酯(TPU)为主要原料,应用共混改性的方法,通过添加不同辅料,调整组成比例和加工制作工艺,获得了满足隐形矫治技术要求的新型材料,拥有一项已公布的发明专利《牙齿正畸矫治材料及其制备和用途》。
2、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血清酶谱变化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I10-2014-004)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在临床上并非少见,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高发的今天。然而在临床工作中由于该类疾病发生的突然性和隐蔽性,时常会造成诊断困难,从而延误治疗,酿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文献报道:死亡率高到80%以上。因此早期诊治该类疾病具有着重要意义,多年来众多国内外学者为了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如何早期诊治该类疾病一直是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虽然我们现在拥有腹部超声、CT、MRA等检查手段,但实际应用上还常感不够简捷、准确、经济,做为有创检查的血管造影又不能常规应用。因此寻找快速、简单、能动态观察并有临床意义的检测方法非常重要。我们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家兔急性肠系膜缺血模型中,血乳酸脱氢酶(LHD)、肌酸酶(CK)、转氨酶系(ALT、AST)逐渐增高,说明动态观察血清酶谱变化有助于该病的诊断。为此我们在国内首先提出了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利用血清酶谱变化来早诊早治的观点,引起了业内关于肠系膜缺血性疾病诊治观念的更新。我们将上述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应用急性腹痛患者血清酶谱的变化来判断肠系膜缺血的程度,尤其在其他辅助检查无法确诊的情况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真正做到了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早诊早治。
3、结核病诊疗关键技术的创新性研究与应用(I10-2014-006)
本项目属于结核病学领域。
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结核病疫情出现新挑战,极大地危害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对其流行规律、诊疗手段等关键技术方面长时间缺乏突破成为结核病防治的瓶颈。本项目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临床和基础研究,并通过推广应用,取得了重要成果:
1.2000年进行了我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调查对象达36万人,系统地报告了中国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和趋势;国家据此制定了新的结核病控制规划,建立了结核病筛查的“三涂一培”模式。
2.2007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收集3929株结核分枝杆菌,获得了我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数据,发现原发感染是中国耐多药结核病(MDR-TB)产生的主要原因。
3.揭示了氯苯吩嗪的抗结核作用,促进了氯苯吩嗪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发现了具有抗结核活性的12个氯苯吩嗪类似物。
4.率先研究并应用了利福类联合多种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以及复治肺结核化疗新方案,将耐多药肺结核的痰菌阴转率从65.1%提高至75.0%;将耐药复治肺结核的痰菌阴转率从66.7%提高至79.8%。
5.阐明了含药培养基制备的影响因素,有效地提高了结核分枝杆菌药敏实验的准确性;发现了CREB是潜在的鉴别结核病和结核潜伏感染的标志物。
6.描述了中国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