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
广东省地方标准《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2014年5月
《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制定主管部门: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起草单位: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
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
目 录
1.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工作过程 1
1.1 任务来源 1
1.2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1
1.2.1 促进电镀工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的需要 1
1.2.2 推动重金属污染减排工作的要求 2
1.2.3 强化电镀工业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 2
1.3 标准制定的原则 3
1.4 标准制定的政策依据 3
1.5 标准制定的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4
1.5.1 总体思路 4
1.5.2 技术路线 4
2. 广东省电镀工业概况 6
2.1 广东省电镀生产的现状和特点 6
2.1.1 电镀企业分布 6
2.1.2 广东省电镀生产现状 7
2.2 广东省电镀生产发展趋势 8
3. 电镀生产工艺与产排污特点 10
3.1 电镀的定义和分类 10
3.2电镀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污分析 10
3.2.1前处理工艺及产污分析 10
3.2.2镀锌及产污分析 13
3.2.3镀铜及产污分析 16
3.2.4镀镍及产污分析 19
3.2.5镀铬及产污分析 22
3.2.6镀金及产污分析 25
3.2.7镀银及产污分析 26
3.2.8镀合金及产污分析 28
3.2.9电镀废水排放特点 31
3.3 电镀生产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33
4. 标准适用范围和控制污染源 37
4.1 标准适用范围 37
4.2 标准控制内容及形式 37
4.2.1 区域划分与污染源界定 37
4.2.2 确定排放控制项目 38
4.2.3 排放控制项目的形式 38
4.3 标准限值的确定 40
4.3.1 金属类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 40
4.3.2 非金属类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 46
4.3.3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的确定 50
4.4 技术管理规定的说明 50
4.5 监测说明 52
5. 标准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55
5.1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企业调研 55
5.2 标准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61
5.3 标准实施效益分析 66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工作过程
1.1 任务来源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09-2020)》(粤府办〔2010〕42号)对火电、建材、印染、电镀等重污染行业以及淡水河等重点流域实施更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要求,加强电镀企业重金属减排工作,保护和改善水体环境质量,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制定广东省《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由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协助,共同负责制定。
1.2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1.2.1 促进电镀工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的需要
广东省是国内制造业生产最活跃的省份之一。电镀作为一种可对金属和非金属表面进行装饰、防护及功能性加工的表面处理技术,已成为我省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配套工业。目前广东省主要行业分布情况是34%为机械制造业,20%为轻工业,9%为电子工业,37%为航空、航天及仪器仪表等行业;镀种较为齐全,常见的有酸铜-镍-铬、镍铁-铬、多层镍铬、镀锌、PCB镀铜、可焊性镀锡铅、贵金属电镀、铜及铜合金着色、铝合金及锌合金电镀、铝型材氧化及电泳、塑料电镀、玻璃钢电镀等。(数据来源:2010年广东电镀协会《广东省电镀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广东省电镀工业在加工品质、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等方面整体处于国内一流水平,但由于发展时间较长,初期进入门槛较低,导致企业数量多,工艺设备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制约了电镀工业整体优质发展。主要存在问题为:
①布局分散,环境管理难度大。广东省电镀企业普遍存在“小、散、乱”的现象,加上全省约50%的电镀企业属于配套电镀,涉及行业类别较多,难以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给监管和污染治理带来困难。
②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低。由于电镀主要为配套加工工业,除少数大型专业电镀企业和大型企业的电镀车间外,大多数电镀企业的规模偏小,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能力与投入有限。
③经营粗放,原材料利用率低。部分企业管理水平较低,清洁生产意识落后,忽略工序控制和源头减污,生产车间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不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大部分原材料流失并变成了污染物。
④污染治理水平落后,有效治理率仍需提高。虽然企业都建立了污水处理设施,但由于电镀废水组分复杂、水质水量波动大,对水质监测和治污设施运行管理的要求较高,部分企业缺乏专业知识,未配备相关人才,导致处理效果未如理想。
因此,通过合理制定电镀水污染排放标准,既可以淘汰部分规模小、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下的电镀企业,又可以倒逼电镀工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提高电镀企业的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水平,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