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毛中特:第六章
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既是指经济发展,又包括社会的全面发展; 既是指当前的发展,又包括可持续发展; 既是指社会全面进步,又包括人的全面发展。 ①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以人为本”中的“人”,就是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与他人结成各种社会关系,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第一,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即马克思说的“每个人”、“一切人”; 第二,指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人”的主体和核心。 关于“人”的理解 关于“本”的理解 “以人为本”中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一,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发展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 第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第二,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第三,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第四,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②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 协调:指各方面的发展相互适应,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可持续: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③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六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三兼顾”:兼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兼顾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两步走”的设想 周恩来在1964年12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一个“两步走”的设想。 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 2、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①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再经过十年的 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③到21世纪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三步走”战略部署: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981年4月,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 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实现总体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小康社会的提出与发展 我们要在二十一世纪,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 政治 文化 生活 生态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长远的奋斗目标。 1.中国梦的提出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湖北省“提升工程”远程培训在线测试题及答案.doc
- 浅说贴吧—重商立国的美国.doc
- 浅论酒店工程部的科学管理.doc
- 浅说一首《清明》绝句.ppt
- 浅论语音编码.ppt
- 2016年湖北省“提升工程”远程培训在线测试题9.doc
- 2016年湖北省信息技术培训测试满分卷.docx
- Adobe Photoshop CC 2015安装说明全过程.docx
- 浅谈CDMA基站底噪对网络的影响.doc
- 2016年湖北省提升工程远程培训在线测试题.doc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八).docx
- 公考讲义-2025年1月时政汇总.pdf
- 2025年省考逻辑填空1000 高频实词积累+刷题早读课 讲义.pdf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九).docx
- 2025四川事业编FB综合岗考试-综合能力测试讲义-主观题基础,案例分析题,公文写作及文章写作题.pdf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五).docx
- 2025申论多省联考刷题课真题资料-2025国考执法课程.doc
- 2025申论多省联考刷题课真题资料-2024江西执法课程.doc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十).docx
- 2025申论多省联考刷题课真题资料-2024福建县乡课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