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职教育再造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职教育再造方案

99年2月 壹、方案緣起 近十年來,我國政治、經濟、社會情勢快速變遷,產業結構改變,勞力密集產業外移,服務業產值與從業人員比重已超過製造業,整體產業朝向高科技、資訊化、自動化發展。職場人力層次結構、行職業產生變動與職場需求能力不同,顯示終身學習與進修的需要。社會上,核心家庭增加及少子化趨勢,使得學齡人口下降,加上近年來普通高中與大學快速發展,各級技職學校之生存與發展備受挑戰。 技職教育在過去培育無數的基層技術人才,促進台灣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其貢獻應予肯定。但隨著社會變遷及產業升級的趨勢,近十年來技職教育正面臨許多問題與挑戰: (一)傳統觀念 1.社會錯誤刻板印象 我國社會受傳統士大夫觀念的影響,一向有重視普通教育,輕忽技職教育的錯誤刻板印象。影響所及,國中老師對技職教育缺乏認同,學業成績較佳學生如選擇技職學校就讀,常遭老師反對;部分家長也認為,子女進入技職教育就讀,較沒有前途。整體社會對技職教育支持度不足,導致學生不管自己性向、興趣和能力,優先選擇普通高中或一般大學就讀,學生未能適性選擇。我國技職教育不受重視,技職學生信心普遍不足,影響技職教育健全發展。 2.技職教育定位模糊 我國技職體系升學管道暢通後,目前職業學校畢業生選擇升學達73%,升學機會。當大多數職校學生選擇升學作為畢業進路,而非選擇就業,將使得職業學校與普通高中間的定位模糊化。高等技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隔逐漸,並隨著四技學制規模的擴充,更形惡化。如果不能有明確的定位,技職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混合的效應將逐漸發酵,進而影技職教育健全的發展,甚至造成技職教育學生家庭社經背景普遍較普通教育學生為低、抽象學習能力普遍較普通教育學生差、學業成就也普遍低於普通教育學生,針對技職教育學生普遍弱勢的現象,技職教育的辦理本需有較多設備的投入,以有效進行專業教學。 我國技職教育師資晉用、敘薪、升等、獎勵等機制與普通教育並無不同,因此技職教育師資的培育背景、價值判斷、思考模式、升遷機制與普通教育師資並無差異,我國對技職教育師資要求,仍停留在強調敎師的學歷層級;要求技職教育師資的國際期刊SCI,SSCI的發表數量,導致教師重研究輕實務經驗,實務能力普遍不。 在高科技的今天,產業技術變化快速,為使學生適應科技的變化,學生基本素養被認為是未來職場發展的重要能力。我國高職學生無論在國文、外語、數學、科學等基本素養,以及國際化程度均較普通教育學生不足,實宜強化,以利學生未來職涯發展的需要。 (四)產學變化--產學落差,無法學以致用 近年來,產業界對技職畢業學生能力不能符合產業用人需要的討論相當多,對於技職教育之看法大致為,與產業界互動不足、教師缺少實務工作經驗、課程設計業界人士參與少、教學內容缺少實務內容、教師升等過於學術化、缺少教師推廣產學合作之誘因等。檢討我國技職教育主要由學界主導,產業參與不足,為縮小我國技職學生畢業能力與產業需求的差距,宜參考其他國家的運作機制,例如,廣泛延攬業界人才到技職學校兼課或擔任顧問,推動各類科技職學生校外實習的制度,鼓勵最後一哩課程的開設等作法,以強化學生受雇能力。 鑑於技職教育的重要對技職教育的如何再造技職教育,培育優質專業人才是本部未來施政的重要工作之ㄧ。為研提技職教育再造方案,本部邀集一般大學、技職校院資深校長、教育相關學者、及本部有關單位人員,自97年10月起,共召開8次專家諮詢會議,每次會議均由鄭前部長親自主持,會議確立未來技職教育定位與技職教育再造方案應涵蓋的面向;並透過數次部內會議,及多方場合持續廣納各界意見,研擬各面向施政策略與具體作法,就已形成高度共識,且具體可行部分,先行規劃推動,本方案並獲98年5月14日行政院第3144次院會准予備查。 參、方案內涵 技職教育再造涵蓋的面向及施政策略可說是相當廣泛,本方案以彰顯並強化「技職教育特色」為優先規劃實施,若屬各級學校皆須重視之共通性或其他專案部分,則透過年度預算繼續執行。因此本方案排除已推動實施的施政計畫,在「強化務實致用特色發展」及「落實培育技術人力角色」之定位下,分5個推展面向,提出10項施政策略,各項策略務求從點至面深根落實,逐步逐階段執行。期透過本方案的實施,達到「改善師生教學環境、強化產學 實務連結、培育優質專業人才」的目標。 方案中10項策略:近期將就強化教師實務教學能力、引進產業資源協同教學、落實學生校外實習課程、改善高職設備提升品質、建立技專特色發展領域、建立符合技專特色評鑑機制擴展產學緊密結合培育模式、強化實務能力選才機制先行推動,中長程部分則人才及落實專業證照制度各項策略都能充分展現務實致用精神,並強化產學緊密實務連結,97學年度技專校院教師未具實務經驗之專任教師66.8%,比率偏,為提升技專校院教師實務教學能力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