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氧化08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氧化磷酸化:是与电子传递过程偶联的磷酸化过程。即伴随电子从底物到O2的传递,ADP被磷酸化生成ATP的酶促过程,这种氧化与磷酸化相偶联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 一、概念 这是需氧生物合成ATP的主要途径。 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均在线粒体 内膜上进行。原核生物则在质膜上进行。 线粒体结构 外膜: 平滑,含约50%脂类和50%蛋白,蛋白质中有些可以形成孔道蛋白,能通过分子量小于4000-5000的物质。 内膜: 含约20%脂类和80%蛋白。它是细胞质和线粒体基质之间的主要屏障。内膜有许多向内的折叠,称为嵴。嵴与嵴之间形成区室。内膜上有许多球状颗粒(内膜球体),内膜还含有许多富含蛋白质的跨膜颗粒(如电子传递链颗粒、跨膜运送颗粒等)。 二、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及P/O比 当一对电子经呼吸链传给O2的过程中所产生的ATP分子数。实质是伴随ADP磷酸化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与消耗分子氧的氧原子数之比,称为P/O比。 1、P/O比: 1940年,S.Ochoa测定了在呼吸链中O2的消耗与ATP生成的关系,提出P/O比的概念。 线粒体NADH+H+经呼吸链氧化P/O比为2.5 (3), FADH2经呼吸链氧化P/O比为1.5 (2 )。 2、形成ATP的部位(氧化与磷酸化偶联部位) 电子传递链将NADH和FADH2上的电子传递给氧的过程中释放自由能,供给ATP的合成。其中释放大量自由能的部位有3处,这3个部位就是ATP合成的部位,称为偶联部位。 即复合物Ⅰ(将NADH上的电子传递给CoQ的过程)、Ⅲ(将电子由CoQ 传递给细胞色素c的过程)、Ⅳ(将电子从细胞色素c传递给氧的过程) ,ATP的合成是由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酶(复合体Ⅴ,H+-ATP酶)催化的。 (氧 还 电 位) NADH Q Cyt b Cyt c Cyt a O2 69.5 102.3 40.5 自由能变化(单位:KJ/ mol) ADP+Pi ?ATP 合成1mol ATP需30.5KJ -0.4 -0.2 0 0.2 0.4 0.6 0.8 复合物 IV 复合物 III 复合物 I 所以,3个 ATP共截获的能量为: =43% 3×30.5 KJ 69.5+40.5+102.5 KJ 三、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机理 1. 有关氧化磷酸化机理的几种假说 化学偶联假说 构象偶联假说 化学渗透假说 (1)化学偶联假说(1953年) (chemical coupling hypothesis) 认为电子传递反应释放的能量通过一系列连续的化学反应形成高能共价中间物,它们随后裂解驱动氧化磷酸化,即将其能量转移到ADP中形成ATP。 (2)构象偶联假说(1964) (conformational coupling hypothesis) 认为电子沿电子传递链传递使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组分发生了构象变化,形成一种高能构象,这种高能形式通过ATP的合成而恢复其原来的构象。 (3)化学渗透假说(1961) (Chemiosmotic hypothesis) 1961年由英国生物化学家Peter Mitchell最先提出。 认为电子传递释放的自由能和ATP的合成是与一种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相偶联的。即电子传递释放的自由能驱动H+从线粒体基质跨过内膜进入膜间隙,从而形成跨线粒体内膜的H+离子梯度,及一个电位梯度。这个跨膜的电化学电势驱动ATP的合成。 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NADH呼吸链中的三个复合物Ⅰ、Ⅲ、Ⅳ起着质子泵的作用,将H+ 从线粒体基质跨过内膜进入膜间隙。 化学渗透假说示意图 线粒体 内膜 H+不断从内膜内侧泵至内膜外侧,而又不能自由返回内膜内侧,从而在内膜两侧建立起质子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即电化学梯度,也称为质子动力。 当存在足够的跨膜电化学梯度时,强大的质子流通过嵌在线粒体内膜的F0F1-ATP合酶返回基质,质子电化学梯度蕴藏的自由能释放,推动ATP的合成。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膜 O2 H2O + + + + - - - - H+ e- H+ ADP + Pi ATP 化学渗透假说简单示意图 支持化学渗透假说的实验证据: 氧化磷酸化作用的进行需要封闭的线粒体内膜存在。 线粒体内膜对H+ OH- K+ Cl-都是不通透的。 破坏H+浓度梯度的形成(用解偶联剂或离子载体抑 制剂)必然破坏氧化磷酸化作用的进行。 线粒体的电子传递所形成的电子流能够将H+ 从线粒 体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