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小石潭记.doc
21、 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一、 掌握一般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如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二、 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三、反复朗读,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四、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操。
教学重点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乐与忧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柳”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出示小黑板或投影显示)
1. 掌握一般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 “如”“若”“似” “以”“为”等在文中的用法。2.理解文章结构
三、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
五、译读课文,积累词语
1.小组交流(四人),依托文本注解、工具书落实字音、词义;教师巡视,师生交流。
2.(1)出示小黑板(或点击多媒体),给加点字注音,指名学生朗读。
篁( ?)竹 ???清冽( ?) ?为坻( ?) ?为屿( ?) ???为嵁( ?) ???佁( ?)然
俶( ?)尔 ???翕( ?)忽 ???差( ?)互 ???寂寥( ?) ???悄怆( ?) ???幽邃( ?)
(2)检查字词用法的掌握情况。
①水尤清冽( ?????)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 ????) ?
③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④以其境过清,小可久居( ???)( ????)
⑤明灭可见( ????????) ??????⑥乃记之而去( ?????)(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全石以为底 ???????????????。②近岸,卷石底以出 ????????????????。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④往来翕忽 ???????????????????。
?⑤佁然不动 ??????????????。 ??⑥凄神寒骨 ???????????????????????。
5.齐读课文后,让学生复述课文,理解文章结构层次。
全文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第一层、发现小石潭。(缘由:“心乐之”;发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第二层、总写小石潭全貌。(用“全石以为底”写小石潭全貌并点题) ?
第一部分初步描绘小石潭的几个特点、石底,水清—“水尤清冽”、景美—“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境幽—“隔篁竹”“伐竹取道”写出这里人迹罕至。
第二部分(2)、以特写镜头描绘水清鱼欢之景,实(正面)写鱼而虚(侧面)写水 ?
第三部分(3)描绘小潭源流的三个特点、河道曲折、岸势互差、不知其源
第四部分(4)、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孤凄悲凉的心情。
第五部分(5)、补充交待同行的人。
六、齐读课文
七、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加深了对柳宗元的了解,知道了“记”这种古代文体,熟读了课文,理解了结构,又掌握了一些文言词语。希望同学们学而时习之,注重温习巩固,多读多记。
八、自主检测
1.解释加点的字。其岸势犬牙差互,其:( ???) ??似与游者相乐, 乐、( ???)
2.翻译下列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3.熟读并背诵全文
九、教学反思
参考答案
五、译读课文,积累词语
(1)略
(2)①特别 ?②大约 ??左右,表概数 ?③向西,方位名词作状语 ④因为,停留 ⑤忽暗忽明、若隐若现 ?⑥于是,就
(3) ①全石以为底 ??以整块石头作为潭底。
②近岸,卷石底以出 ??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翻卷露出水面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