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自序》标点商榷一则.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史公自序》标点商榷一则.doc

《太史公自序》标点商榷一则 ——兼论司马迁《春秋》论的结构 (首发) 陆平 南京市金陵中学 这里要讨论的是《太史公自序》司马迁答壶遂问中的句子: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学者也作整句引用。《史记·滑稽列传》引孔子“六艺于治一也”,可知司马迁不独大《春秋》。《春秋》是阐明王道的,并不是王道本身。所以一些译文在最后一个分句补入了“这些”作为一个独立的判断句的主语: 《春秋》一书,上以宣明三王的真理(道),下以辨察人事的纪律,分别嫌疑,明晰是非,判定犹豫,表彰善人,痛斥恶人,尊敬贤人,贱视不肖,存留已亡之国,继续已绝之世,敝者补之,废者起之,这些都是实施王道的重大事项。 但“这些”指代上文哪些内容,仍不明确。郭步陶、胡自逢在“人事之纪王洙、徐复观则在“贤贤贱不肖 我们同意将该长句断为两个判断句。前一个判断句是以“《春秋》”为主语,对《春秋》的性质进行判断;后一个判断句以“王道之大者”为谓语,解释“王道”的内涵。相同的语言组织方式在《太史公自序》中还有一处:“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把“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春秋繁露玉杯》《春秋》论十二世之事,人道浃而王道备法布二百四十二年之中,相为左右,以成文采。《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承其说云:“(孔子)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置“王道”于“人事”前,与《太史公自序》一致。 “纪”,指纲,法度。《汉书?礼乐志》:“今幸有前圣遗制之威仪,诚可法象而补备之,经纪可因缘而存著也。”这就明确了“人事之纪”是指人伦礼法。《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所以,“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下辨《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明是非 “善善恶恶”,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公羊传》“善善及其子孙,恶恶止其身”为注。东汉杨终习《春秋》,建初元年上疏云:“臣闻‘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百王常典,不易之道也。”可知《春秋》学者将“善善恶恶”作为治世之道。《春秋繁露》认为“善善恶恶”是人之本性。《玉杯》云:“人受命於天,有善善恶恶之性。” 《竹林》云:“今善善恶恶,好荣憎辱,非人能自生,此天施之在人者也。” “善善恶恶”,就个人情感而言,是善待善良,敌视丑恶,就国家行为而言,就是赏善诛恶。《竹林》云:“夫庄王之舍郑,有可贵之美,晋人不知其善,而欲击之。所救已解,如挑与之战,此无善善之心,而轻救民之意也。”《玉杯》云:“(鲁文公)小善无一,而大恶四五,故诸侯弗与盟,命大夫弗为使,是恶恶之征、不臣之效也。”《盟会要》云:“亲近以来远,因其国而容天下,名伦等物不失其理。公心以是非,赏善诛恶,而王泽洽。”这都是把“善善”“恶恶”作为国政原则。这种观念源于荀子。《荀子?强国》云:“夫尚贤使能,赏有功,罚有罪,非独一人为之也!彼先王之道也,一人之本也,善善、恶恶之应也,治必由之,古今一也。” “贤贤贱不肖”也是自古以来推崇的治国之道。《淮南子·泰族训》“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说苑?尊贤》:“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春秋繁露?王道》云:“诸侯会同,贤为主,贤贤也。”《五行变救》云:“火有变,冬温夏寒。此王者不明,善者不赏,恶者不绌,不肖在位,贤者伏匿,则寒暑失序,而民疾疫。”《五行五事》云:“王者明,则贤者进,不肖者退,天下知善而劝之,知恶而耻之矣。”所以,“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都属于“王道”的内容。 “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董仲舒《天人三策》云:“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矣。三王之道所祖不同,非其相反,将以捄溢扶衰,所遭之变然也。” 因此,我们认为第一个判断句应该到“定犹豫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先根据我们的理解将该句及其后相关文段重新标点、分段如下: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 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春秋》文成数万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