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初探.docVIP

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初探.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初探.doc

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初探   一、问题意识的概念   人们对某一事实或客观现象产生了解释或处理的心理欲望。强烈的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人们个体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发现问题表现为意识到蕴藏在现象背后的实质,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   二、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多次听课后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足了准备,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内容清晰、方法灵活、气氛活跃、课上得很好,不过静心细观,低年级学生课堂上提问积极踊跃,小手如林,高年级则逐渐稀疏,到了初中,举手的更是少之又少,且提问质量普遍不高。在这种变化中,学生逐渐学会了消极听课,懒于思考,不敢质疑“权威”。学生长期没有“疑”可质,对什么结论都深信不疑,其创新精神又从何而来?这种现象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存在着很大差距。   三、学生问题意识淡漠的原因   1.传统教育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知识的建构者。在课堂上总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往往只要求学生学会回答问题,掌握回答问题的方法,而不要求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掌握如何提问的方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考虑的也主要是如何更好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而不考虑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在课后也只是布置一些巩固答题方法的作业,而很少布置能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创新思维的作业。   2.许多教师对循规蹈矩、能按要求一步一步去做的学生偏爱有加,而对那些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敢于提问和探索的学生则不给予应有的保护和鼓励,反而认为他们是胡思乱想、故意与老师作对,进而遭到老师的批评和歧视。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吓”得没有了疑问。长此以往,学生的好奇心被压制了下来,提问心理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被动听从教育者的说教。   3.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视而不见,置之不理,甚至还有可能会批评、指责学生,为了不招致教师的指责、批评,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就越来越多了。   4.孩子成长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弱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如,自尊心的增强、虚荣心的出现……许多学生担心:如果我提的问题太简单了,老师和同学会嘲笑吗?如果我提出的问题跟上课内容无关,老师会批评吗?如果我提出的问题老师也回答不了,老师以后还会让我发言吗?如果……因此,好多学生往往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   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呼唤。新课标要求我们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没有问题,何谈研究,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维冲动,也就更谈不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是否具备问题意识非常重要,它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   1.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想问、敢问,从而跨越心理障碍。同时,教师更要主动给予学生发问的机会,给学生一个开放提问的空间。教师“给”学生N个问题,不如学生自己“产生”一个问题。   2.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会问、善问。爱护和尊重他们的问题意识。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对他充满信心;当学生提出问题有偏差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启发他们求异、求新。   3.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质疑能力,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的特点,对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行坚持不懈的培养和锻炼,提高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   4.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此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强调自主学习的意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意识要随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5.恰当运用评价机制,使学生善问。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时评价,并且引导学生自主评价,逐步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在课后反思时,要关注课堂的问题资源。如,这节课设计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在一堂课提出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怎样处理的,从而使学生善问。   总之,学生提出问题和问题意识的形成都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只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让问题逐步走进每个学生的头脑,就一定能够通过自我思考、自我创新,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 四川省南江县沙河镇小学) 4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