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01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知识点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
知识点1 细胞中的元素及化合物
1.细胞中元素的种类
2.元素与化合物的含量
(1)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O>C>H>N;占干重百分比:C>O>N>H。
(2)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百分比:水>蛋白质>脂质>糖类,但在干重百分比中,蛋白质最多。
(3)水是细胞中物质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氧元素是水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O元素含量最多。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4.细胞中元素的主要作用
(1)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2)组成化合物。
①图解:
②部分元素参与形成的化合物
元素 参与形成的物质及结构 N 蛋白质、ATP、ADP、NADPH、NADH、叶绿素、DNA、RNA、磷脂等 P ATP、ADP、NADPH、NADH、DNA、RNA、磷脂等 Mg 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S 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组成成分;蛋白质的特征元素 5.细胞中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单体构成与合成场所
种类 元素组成 构成单体 合成场所 多糖 仅含C、H、O 葡萄糖等单糖 内质网、高尔基体(纤维素) 脂质 脂肪和固醇:C、H、O;磷脂:C、H、O、(N)、P 甘油、脂肪酸 内质网 蛋白质 C、H、O、N、(S) 氨基酸 核糖体 核酸 C、H、O、N、P DNA:脱氧核苷酸;RNA:核糖核苷酸 主要在细胞核
知识点2 细胞中的无机物
1.细胞中的水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细胞中的无机盐
(1)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2)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①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②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部分无机盐离子的具体功能及含量异常的症状
无机盐 功能 含量异常 I- 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 缺乏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Fe2+ 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缺乏时患缺铁性贫血 Ca2+ 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血钙过低时,会出现抽搐现象;血钙过高时,会患肌无力 Mg 组成叶绿素的元素之一 缺乏时叶片变黄,光合作用受阻 B 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油菜缺硼时,会出现“花而不实” K+ 促进植物体内淀粉的运输;动物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维持 缺乏时植物抗逆能力减弱,易受病害侵袭 Na+ 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缺乏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③维持酸碱平衡(如HCO/H2CO3、H2PO/HPO)和渗透压平衡(K+、Na+、Cl-……)。
知识点3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1.生物组织中有机物鉴定的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淀粉蓝色 (2)还原糖砖红色沉淀
(3)脂肪 (4)蛋白质紫色
2.方法步骤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方法一:花生种子匀浆+3滴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方法二:
结论:圆形小颗粒呈橘黄色,说明有脂肪存在
(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3.实验注意事项
(1)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对试管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另外,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沸腾的溶液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2)在鉴定蛋白质的实验中,若用鸡蛋清作实验材料,必须稀释,以免实验后黏住试管,不易洗刷。
(3)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若用花生种子作实验材料,必须提前浸泡3~4 h,浸泡时间短了,不容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染色时间不宜过长。
【思维拓展】
种子成熟与萌发时有机物的变化
(1)种子成熟时有机物的变化:
种子成熟时,小分子有机物合成大分子物质,以便于储存,主要营养物质变化如下:
①可溶性糖类→不溶性糖类(如淀粉)。
②非蛋白质氮→蛋白质。
③糖类→脂肪。
(2)种子萌发时有机物的变化:
种子萌发时,储存的大分子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作为幼胚生长的营养物质。
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②蛋白质氨基酸。
③脂肪甘油+脂肪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