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介入与培育.docVIP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介入与培育.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介入与培育.doc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介入与培育   摘 要: 英语教学处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交汇的前沿,直接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的主导地位。本文以语言的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为理论切入点,讨论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介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效果,并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培育提出探讨性建议。   关键词: 高校英语教学 传统文化 培育   一、引言   由于网络交流的便捷和移动通讯工具的广泛,当今社会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各种异质思想交汇,个体追求日益多元化。这是一种思想文化发展的繁荣表现,但潜藏着不少社会问题。首先,各种思想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主流价值观难以凸显,社会正能量难以弘扬。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在强势西方文化的挤压和侵蚀下,很难得到应有的继承和发展,使得中国文化的延续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进而危及社会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基础。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思想教育,尤其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看做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当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党和政府充分意识到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激烈形势,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对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内容提出严格要求和殷切的希望。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是发展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而传统价值观无疑是形成当代社会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它经过长年的历史积淀,凝聚了一个民族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基本看法,表达了民族内部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既有共识。大学时期是学生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高校思想教育有着关键意义。英语是对外交流的主要纽带,高校英语教学往往直接包含一些西方主流价值观内容。随着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开始使用英语接触和理解西方思想。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必要以适当的方式介入,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西方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研究主要以英语教学中介入中国传统价值观为切入点,考察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传统价值观介入对思想教育的意义和实现途径。   二、语言的双重性   语言是人们用于交际的工具,人们通过语言使自己的意愿得到表达。由此可见,语言具有工具性的一面。由于直观可感,人们很容易理解语言的工具属性。事实上,长期以来,甚至到了今天,很多人仍然把语言仅仅看做是一种普通的工具,认为语言是一种一旦拥有,就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随取随用的工具。但是,自上个世纪,通过文化人类学研究,我们发现,语言并非和其他诸如锄头、镰刀甚或电脑等工具一样。语言和我们的思维、价值观等文化因素息息相关(邓炎昌,刘润清,1989)。也就是说,语言具有人文性的一面。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由此可见,语言具有双重性,即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工具性的一面,语言帮助我们实现人类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其他社会活动(比如贸易)得以实现的基础。另外,语言又具有人文性。语言承载着民族价值观、风俗习惯等丰富的文化内容,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和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语言内在地包含着说话者群体的文化印记。   英语教学中需要考虑到英语所具有的双重属性。英语既是一种用于对外交流的工具,又是思想孕育和传播的载体。在社会的一般认识中,英语都是作为工具看待。英语学习是在工具性目标驱动下进行的。官方英语教学政策背后的逻辑大体上基于英语工具论。比如学好英语是为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然而,英语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还包含英语国家的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内容。   英语教育界并非没有意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高一虹,2000)。但是,在国家宏观外语教育政策的引导下,不少学者还是从语言学习这个工具性目标出发,探讨语言与文化相结合,以达到增强外语教学效果的目的。换言之,外语教育界的学者对于西方文化价值观主要以引入为主,强调英语学习者理解、熟悉和掌握英语文化,从而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英语与西方人交流。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意识逐渐增强。人们逐渐意识到,英语课堂里缺乏中国文化传统价值观的内容。对于高校学生,有不少人能够使用英语阅读西方作品原著,很容易受到异质文化的影响,尤其需要加强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以抵制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从语言的双重性反映到英语教学的双重性可以发现,英语教学除了学习英语技能,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之外,还要考虑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内涵。西方学者Philipson就警告过人们,要警惕语言帝国主义,防止英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冲击当地文化价值观(Phillipson 1992)。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介入传统价值观,自觉抵御外来文化。   三、传统文化介入与培育   由于中国文化自我意识的觉醒,社会和学界开始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缺失问题(肖龙福等,2010;赵彩红,2014)。显然,导致中国传统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