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7虚劳.ppt

(二)、沿革 历代医籍对虚劳的论述甚多。《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可视为虚证的提纲。而《素问·调经论篇》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进一步说明虚证有阴虚、阳虚的区别,并指明阴虚、阳虚的主要特点。《难经.十四难》论述了“五损”的症状及转归。在治法上,根据五脏的所主及其特性提出:“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 沿革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治法上重温补,同时应用扶正祛邪,去瘀生新等方法。《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较详细地论述了虚劳的原因及各类症状,对五劳、六极、七伤的具体内容做了说明。金元以后,许多医家对虚劳的理论认识及临床治疗都有较大的发展,如李东垣《脾胃论》重视脾胃,长于甘温补中。朱丹溪《丹溪心法》重视肝肾,善用滋阴降火。 沿革 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对阴阳互根理论作了深刻的阐发,在治疗肾阴虚、肾阳虚的理论及方药方面有新的发展,《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李中梓《医宗必读》强调脾肾在虚劳中的重要性。汪绮石重视肺、脾、肾在虚劳中的重要性,并著有虚劳专著《理虚元鉴》,认为“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 沿革 清代.吴澄的《不居集》对虚劳的资料作了比较系统的汇集整理,是研究虚劳的一部有价值的参考书,《不居集·上集·卷十》载:“虚劳日久,诸药不效,而所赖以无恐者,胃气也。盖人之一身,以胃气为主,胃气旺则五脏受荫,水精四布,机运流通,饮食渐增,津液渐旺,以至充血生精,而复其真阴之不足。” (三)、范围 虚劳涉及的内容很广,可以说是中医内科学中范围最广的一个病证。凡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病久体虚,积劳内伤,久虚不复等所致的多种以脏腑气血阴阳亏损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均属本病的范畴。西医学中多个系统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包括造血功能障碍、代谢紊乱、营养缺乏、内分泌功能紊乱、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各器管功能衰竭、以及虚性亢奋为主要症状者,出现类似于虚劳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二、病因病机 导致虚劳的原因甚多,大体有先天之因及后天之因两类;如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烦劳过度,损伤五脏,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大病久病,失于调理 ,失治误治,损耗精气等。就临床所见,引起虚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辨证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    1.阴阳气血不足证候为纲。   阴虚证候:五心烦热,面色潮红,口干咽燥,便秘,舌红少 津,少苔脉细。   阳虚证候: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口淡泛清,便溏尿清,舌淡胖齿印,脉沉迟。   气虚证候:声低息弱,神疲体倦,气短懒言,自汗动则更甚。   血虚证候:面色不华,唇甲苍白,毛发枯槁,舌淡脉细。  2. 五脏病证为目   心虚证候:心悸怔忡,胸闷心痛,健忘失眠。   肺虚证候:咳嗽,气短,失音,易感冒,自汗或盗汗。   脾虚证候: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大便溏薄,痰饮,水肿。   肝虚证候:头晕目眩,胁痛,目赤干涩,视物昏花,肢体麻木,筋脉挛缩。   肾虚证候:腰酸膝软,耳鸣耳聋,阳萎早泄,水肿等。   辨原发疾病是否存在:如癓瘕、积聚、淋证、血证等等原发疾病的存在,会影响虚劳治疗效果,应注意治疗原发病。 * * 中医内科 陈良金 目的要求: 熟悉虚劳的证候特征。 了解虚劳的发病与气血阴阳及五脏的关系。 掌握虚劳和肺痨及一般虚证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虚劳的治疗要点。 熟悉虚劳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 了解虚劳的预后及调摄护理。 一、概述 (一)定义: 虚劳又称虚损,是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1、禀赋薄弱: 父母体虚,遗传缺陷 胎中失养,孕育不足 素体亏虚 喂养失当,营养不良 因虚易病,病后难愈, 脏腑阴阳气血亏虚 虚劳 2.烦劳过度: 忧郁思虑 损伤心脾 劳神太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