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辩证要点 外感、内伤 证的构成要素 表里 寒热 虚实 1. 病因 2. 病位 3. 病性 4. 邪正关系 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证、病的关系 症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证 病,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病 谢谢指导! 刘 传 旭 2011.1 * * Content Layouts * * 中医基础理论 绪 论 教学内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跨度大,知识多,关键是讲清历史轮廓,详细讲述。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重点难点,但初学不易掌握,略讲。 1 2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概况 先秦两汉 魏晋隋唐 宋金元 明清 近现代 形成时期 四大经典 充实和发展 临床专科专著 突破性进展 金元四大家 综合汇通深化发展 温病四大家 继承、发展、创新 理论来源 理论确立 1.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 2.治疗经验的积累 3.社会自然科学知识 4.古代哲学思想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先秦、两汉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 体系的形成。 《黄帝内经》 是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中医理论形成的标志。包括:《素问》和 《灵枢》各九卷八十一篇。 《难经》 相传为扁鹊(秦越人)所著。提出独取寸口、五腧穴理论、命门三焦理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 鹊 扁 《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标志着中药学理论体系的成熟。 ①上、中、下三品,是中国药学史上最早的药物分类法; ②中药药性理论; ③七情和合。 炎帝(神农氏) 《伤寒杂病论》 创立辨证论治医疗体系,奠定临床医学的基础。后世尊张仲景为“医圣”,其书尊为“方书之祖”。分为:《伤寒论》《金匱要略》 东汉·张机(仲景) 2、中医理论体系的充实、发展 (魏、晋、隋、唐时期) 理论的充实、发展 临床专科的出现 本时期中医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基础理论、 诊断、药物、方剂、针灸等各方面都逐渐走向成熟。 本时期中医临床分科逐渐出现,并有一定的发展。 晋·王叔和《脉经》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论述了24种病脉。 晋·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 灸学专著。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现存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唐·孙思邈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3、宋金元时期(突破性) 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创立“三因学说”。 北宋·王惟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针灸铜人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16834方 宋政府(陈师文、裴宗元、陈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第一部成药制剂手册(第一部药典) 南宋·宋慈《洗冤集录》(1247年)是我国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刘完素创河间学派(后人尊为刘河间),倡导火热论—寒凉派。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创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张子和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倡“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安”,善用汗、吐、下三法攻邪治病—攻邪派(攻下派)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倡“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以调理脾胃为主——补土派(脾胃学派) 李东垣 朱震亨(字彦修,后人尊为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治疗杂病—养阴派 4、明清时期(综合汇通、深化发展)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1892药、11096方、1109图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 明·楼英《医学纲目》 明·朱木肃《普济方》61739方,古医书收方最多 ⑴集大成著作 王清任《医林改错》改正前人解剖错误,发展瘀血致病理论 王清任 明代命门学说: 张介宾《景岳全书》《类经》、 赵献可《医贯》 ⑵理论创新 吴有性(字又可)《温疫论》,明确提出温病病因为“戾气” ,传染途径为口鼻吸受。 吴又可 温病学说与温病四大家 温病四大家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温热论》创卫气营血辨证 体系; 叶天士 吴瑭(字鞠通)《温病条辨》创立温病的三焦辨证理论体系; 薛生白《湿热条辨》 王孟英《温热经纬》 5、近代、现代(继承与创新) 30年代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集古今中医学大成; 张西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西医学汇通专著; 当代《内经讲义》《中医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特点 将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