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化视角下的儒家转型
全球化视角下的儒家现代性转型——兼谈要提倡“爱老尊幼”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杜崙
摘要:本文的主题是“全球化视角下的儒家现代性转型”。为此,本文首先说明“全球化”、“现代性”和“儒家转型”这三个问题的含义。笔者认为,处于现代社会的要求,中国人不仅要保持“推己及人“的儒家传统,还要更注意在社会成员之间建立“对等”和“平等”的关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下述观点:我们在保持和发扬“尊老爱幼”的儒家传统的同时,也要提倡“爱老尊幼”,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返本开新”地创造出儒家的新文化。
关键词:儒家、全球化、现代性、文化转型、尊重
1.“全球化”的视角
随着西方以外的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这些国家和地区人们的自我意识的提高,伴随着这些国家和地区人们对自己文化传统进行反思的过程,西方的、特别是美国的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置疑,西方在世界上的语言霸权越来越受到挑战。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上,已经慢慢形成了多元文化的价值结构体系。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大概就是对这种发展所作出反应和认知。
事实是,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价值的人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必须共同应付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在这种的情况下,正确的态度不应是相互斗争,看谁能在竞争中独占鳌头。而是相反,大家都要从文化平等的立场出发,宽容对待其它民族的文化,相互了解和理解,并通过对话的方式,共建全球文明和普世价值。
从这个视角出发,对研究和实践儒家思想的人来说,就有两个任务。一方面,向其它民族展示自己文化中的精华和占优势的地方。比如,“全球伦理基金会”的奠基者之一、德国著名宗教学家孔汉斯(Hans Küng)在讲到儒家的宗教性时提出一个独特的建议:“在当今世界宗教相互对话的语境下,把儒家的‘仁’作为人类共同伦理的基础,难道没有考虑的价值吗?”在当今的世界已经步入所谓的“后现代社会”,人们在反思“工业社会”(现代社会)的弊端,而关注道德重建的境况下,儒家的重伦理道德、以道德主导社会其它领域的思维方式,想必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也必须向其它文化学习其精华,完成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现代性的转型”。这第二点,这就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2.“现代性”的含义
看着中国的经济腾飞、社会的高度信息化、高楼大厦栉比鳞次,看着自己能够自费出国旅游、购买轿车和房产,不少国人飘飘然起来,认为中国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殊不知,上述这一切只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物质层次的上“现代化”程度,而非精神和思想层次上的 “现代性”的程度。
那么什么是“现代性”呢。依据衣俊卿的定义,“现代性是指西方理性启蒙运动和现代化历程中所形成的理性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运行机理。”它“包含着相互关联的多种纬度,例如,与个体生存相关的个性和主体性的文化精神或文化模式、理性化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价值、理性化的经济运行机制、契约化的政治运行机制,等等。”
笔者同意衣俊卿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社会运行和个体生存都依旧远离现代性,尚未与现代性建立起本质的关联。”换句话说,现代性在中国社会仍然“处于一种‘无根的’状态,或基本‘不在场’的状态,”我们或许也可以说,中国人的“现代性”落后于其“现代化”几十年。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因为中国的现代化是迫于西方国家的入侵而发生,是所谓的“外发次生型”,而不是西方国家本身的“内发自生型”。
限于篇幅,笔者在这儿不具体讨论这个问题,而只是想说:至少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性”虽然反映了资产阶级(市民阶级)为了要求个性解放和争取自己权利的要求,但很多要求也反映了人类发展的一般要求和普世价值,比如个体权利、人人平等、自由和民主参与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具有内在反思性的和超越性的现代性依旧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主体的生存之基”,“全球化在某种意义上是现代化的全球化。”我们讲“现代转型”,并不是没有考虑到现在已经必要开始讨论“后现代性”的问题,而是说,中国虽然在“现代化”领域中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现代性” 领域中,还非常落后。所以,在关注“后现代性”问题的同时,我们必须先完成“现代性”的任务。
从“文化的现代性转型”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就是说,中国文化以及儒家思想,不仅要完成文化的现代性的转换,还要处理好文化的民族性传承问题。重要的是,这种新文化的重建必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笔者认为,我们不必试图证明传统的儒家思想与现代化契合与一致,也不必试图证明中国文化也能产生西方“现代性”中所包含的思想,比如权利、平等、自由与民主,我们该做的是,从“现代性”的社会的基本要求出发,看看中国古代文化以及儒家思想中有哪些成分能与“现代性”对接,能通过重新诠释而成为建立“现代性”社会的思想资源。
这就涉及到下面要讨论的“儒家转型”的问题。
3.“儒家转型” 的概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