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幼小衔接之策略与落实(引用自教育部国幼班教师手册-陈惠珍教授协助.doc

幼小衔接之策略与落实(引用自教育部国幼班教师手册-陈惠珍教授协助.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小衔接之策略与落实(引用自教育部国幼班教师手册-陈惠珍教授协助

幼小銜接之策略與落實(引用自教育部國幼班教師手冊-陳惠珍教授協助撰寫) 一、幼小銜接意涵 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從學前教育進入小學教育階段,場所間的連續過程及協助幼兒順利度過此階段之相關策略。換言之,幼稚園到小學階段是一個大階梯,要跨過這個大階梯,對有些幼兒而言是艱辛的挑戰,因此,以適當的銜接策略,減少小一新生在生活與學習適應上的問題,將大階梯變成緩斜坡,讓幼兒得以慢慢地步行上去,即為幼小銜接的重心。 ? 二、幼小差異比較 (一)飲食與作息:小一沒有點心,固定上下課時間,午睡從臥睡改為趴在桌上睡等。 (二)課程與教學:如表13-1 ? 表13-1 高雄縣仁武國小幼稚園及小一差異比較 項目 幼稚園 小學一年級 課程 1.課程內容編排自由、多變化,程度可依學生而變。 2.培養生活、學習習慣,不重知識灌輸。 3.由教師自訂與編製課程。 4.只有一個主題,上一個學期。如交通工具。 5.與學生生活做聯結。 6.較生活化,以培養生活自理能力為重點。 1.課程以選用版本為主、制式,而且無法依照個別學生程度教學。 2.聽、說、讀、寫加深加廣,課程內容較多,較深入。 3.依課程計劃教學,教師編製的課程較少。 4.配合舊經驗,加深加廣。 5.課程編寫較嚴謹。學生對於教科書上的知識,較清楚。 6.依九年一貫課程編排,彈性課程(閱讀弟子規、讀經)則年段統一編排。 教材 1.多樣、有變化、生動活潑、圖多於字。 2.充足。 3.教師自編、簡單,又具體。 4.較多元、彈性,以協助適應團體生活為主。 1.雖然內容較以前生動活潑,但是教材內容固定,字多於圖。 2.依課程選訂教材。 教學 1.一班兩名教師搭配教學,可在教室角落進行。 2.活潑,遊戲活動較多,取代講述的教學。 3.用說的、用畫的,遊戲式。 4.口語,生活化。 1.一班一名教師,教學方式較制式,小朋友採分組或排排坐進行教學。 2.因時間有限,較無法帶入太多活動或生活化的課程。 3.根據課本講解、板書,能夠玩遊戲的時間較少,時間上受限。 4.以主題單元,讓學生實際參與為主。 教具 1.自製教具較多。 2.生活化、具體。 3.用實物當教具,教具數量跟種類較多。 4.趣味性高。 1.大多為出版社提供之教具,教師教學之餘,較無時間自製教具。 2.教具無法全部孩子都有,課程太多,無法常利用到教具。 情境 1.兩人搭配,有較多時間投入情境布置,而且安排之課程沒有進度上之壓力。 2.情境布置影響學生學習興趣。 3.融入生活,實際操演,因主題單一,情境較易布置。 4.家庭式的布置。 5.溫馨、生活化,配合主題教學。 1.有教學進度壓力,無法太多時間投入情境布置。 2.布置更換較幼稚園少。 3.融入生活情境的科目較少,且科目多,要布置情境較無時間。 4.依課程及活動來布置。 5.以教室為主,配合課程有校園、戶外學習。 作業 1.作業形式多變,而且大多由家長協助完成。 2.無或很少。 3.以認讀為主,不宜抄寫。 4.活潑、生活化、多元化。 1.多為紙筆形式的作業,一班學生人數眾多,批改時間花費長。 2.以半小時能寫完為原則。 3.較有課業的壓力。 4.練習抄寫及應用。 5.以進度為主,及生活或各領域的學習單。 評量 1.多為形成式評量或觀察評量。 2.觀察平日表現。 3.多元化,不以紙筆為主。 1.評量內容及方式多元,含紙筆、形成式、及平時評量。 2.紙筆、口頭報告、闖關。 3.須定時評量,總結評量,評量多,家長也會重視成績。 其他 1.空間較大。 1.教室硬體設備較差,空間較不足。 ? 三、幼小銜接策略 (一)成立幼小銜接核心小組(高層主管須主導與參與)。 (二)擬定學年幼小銜接計畫(幼小教師須先溝通與瞭解彼此的教育理念、課程設計、教學型態,然後取得共識)。 (三)具體作法可分為三類: 1.幼稚園向上銜接: (1)加強大班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增進幼兒獨立完成工作或自我情緒控制能力,使其日後能適應小學的正式學習與團體規範。 (2)大班實施家庭作業(非紙筆)及聯絡簿。 (3)大班幼兒到小一教室參觀上課情形。 (4)小一學童到大班分享小學生活經驗談。 (5)小一教師到大班,向幼兒介紹一年級生活點滴。 (6)大班模擬小一生活作息與上課型式。 (7)提供家長有關幼小銜接的訊息。 (8)幼小銜接家長座談會(邀小一教師也參與)。 2.小學向下銜接: (1)小一教室佈置類似幼稚園。 (2)小一新生適應課程。 (3)簡化聯絡簿的抄寫內容。 (4)改變以考試為主的評量,使用形成性評量。 3.幼小教師長期合作 (1)幼小教學觀摩與研討。 (2)幼小共同活動(如朝會、戶外教學,藝術展演活動)。 (3)幼小銜接課程(如幼小混齡教學)。 (4)幼小生活輔導及個案紀錄座談。 ? 四、國幼班幼小銜接計畫擬定參考(以高雄縣建山國小為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