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劳动力转移)第8章劳动力转移)第8章(劳动力转移)第8章(劳动力转移).ppt

第8章(劳动力转移)第8章劳动力转移)第8章(劳动力转移)第8章(劳动力转移).ppt

  1.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劳动力转移)第8章劳动力转移)第8章(劳动力转移)第8章(劳动力转移)

第7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研究意义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多地少,劳动力严重过剩,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改革以前,受城乡分割二元体制束缚,农业剩余劳动力沉淀在土地上。改革以后,农业剩余劳动力大举向农外转移。但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滞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很多困难,存在很多问题。 研究目的 了解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主要问题。以及当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 课堂讨论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问题 本章结构 第一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主要问题 第三节,当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析分析 运用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理论”,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界定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二元经济理论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illiam Lewis)发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二元经济理论”。 刘易斯开创了对不发达经济的二元结构分析,是发展经济学的开拓者。1979年,刘易斯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发展经济学的开拓者:威廉·阿瑟·刘易斯 William Arthur Lewis(1915 -1991) 二元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 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存在“二元”部门:一元是现代部门(以先进但弱小的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另一元是传统部门(以庞大但落后的农业部门为代表)。 经济发展就是现代工业部门扩张,传统农业部门则为此提供丰富和廉价的“无限劳动供给”。 说明“无限劳动供给”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劳动力丰富,新增劳动力以“自然就业”的形式进入生产。然而,传统农业部门没有资本,土地也有限,根据边际生产率递减原理,有一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低至零,即所谓“零值劳动力”(图1中的L2L3),这部分劳动力是多余的。 图1 农业剩余劳动力 美国经济学家拉尼斯(G.Ranis)和美籍台湾学者费景汉发展了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他们将边际产量为零的劳动力称为“多余的劳动力”(redundant labor),指出农业中还存在边际产出大于零、但是小于平均消费水平的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也是剩余的。 他们的解释,在传统社会,农村劳动力以“自然就业”的方式就业,不管有多少剩余劳动力,生存规律决定了全体成员共同分享劳动产品,一般只能维持生存,即所谓“最低生存费用” ,这是一种“不变的制度工资”(constant institutional wage)。一部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虽然大于零,但是小于最低生存费用,这部分劳动力也是多余的(图1中的L1L2)。 说明L1L2的劳动投入 图1射线OF是平均消费曲线,斜率为平均消费水平,即“最低生存费用”。 做辅助线,与平均消费曲线相切于D ,切线与平均消费曲线平行,说明切线与平均消费曲线的斜率一致。 劳动投入到达L1之前,总产量曲线陡峭,其斜率大于平均消费曲线的斜率。 劳动投入到达L1时,辅助线与平均消费曲线相切于D点,斜率与平均消费曲线的斜率一致。 劳动投入过L1以后,总产量曲线平坦,其斜率小于平均消费曲线的斜率。 这就说明,虽然劳动投入L1L2对总产出的边际贡献大于零,但是小于平均消费,由于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不能维持平均消费水平,因而也是多余的。 传统农业部门的“最低生存费用”决定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这是一种“不变的制度工资”,在这个工资水平上,现代工业部门能够得到它需要的劳动力。 经济发展的过程 一方面,工业部门积累资本,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使现代工业部门发展和壮大。 另一方面,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自身效率提高。 结果:“异质的”二元经济转变为“同质”的一元经济。 二元经济模型(图2)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就是工业部门成长的过程,工业部门的存在带动城市的发展,换言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与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相伴而行的,这就引申出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基本含义 工业化:现代工业部门发展壮大,在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过程。一般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工业化率)衡量。 城市化:在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市化率)衡量。 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对“伴侣”。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工业化引致人口和生产力向城市聚集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推进器”——城市为工业提供规模和廉价的基础设施服务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同步发展”: ——钱纳里和塞尔昆“多国发展模型”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不协调 (1)超城市化,人口过度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超过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就业岗位的承载能力(典型:南美国家)。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不协调 (2)城市化滞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