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_道德发展第九章_道发展德发展.ppt

第九章_道德发展第九章_道发展德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_道德发展第九章_道发展第九章_道德发展第九章_道德发展

第九章 道德发展 第一节 道德发展的理论 第二节 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第三节 攻击行为及其发展 道德发展的概念 指涉及是非、对错判断标准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发生的改变,包括个体内、个体间的改变。 人们要共同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生活要成为可能---人们就必须对某些孰是孰非的观念达成共识。 道德包括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成分。 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的理论(重点) 柯尔伯格的理论(重点)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 近年来国外对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 皮亚杰的理论 Jean Piaget在1932年出版的《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发展心理学中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里程碑。 Jean Piaget认为道德的成熟包括两个方面: 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 对人类关系中平等、互惠的关心 Jean Piaget认为在儿童对特定行为的评价中才能分析他们对问题的真实认识。因此,他与合作者创立了“临床法”(clinical method)和对偶故事法。(见P316故事)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道德阶段(2—4岁)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 道德实在论阶段(5—7岁):又称道德的他律阶段 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就是坏事),而不考虑行为意向。故称,道德现实主义。 道德相对论阶段(8—11岁):又称道德的自律阶段 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了看行为结果之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故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 青少年期:道德推理超越个人水平,开始关注社会和政治 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转化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推理受到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 内在因素:认知能力的发展 外在环境因素:社会经验 皮亚杰儿童道德判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上的问题:皮亚杰研究方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在两个故事中给儿童展示了两个不对等的后果,因为这样会引诱儿童忽略其中的有意性。 道德规则与习俗规则的区分:没有对习俗规则(如不要把你的物品放在右边)和道德规则(如要分享玩具,不要打别的孩子)加以区分,而是认为儿童以相同的方式对待不同范畴的规则。 柯尔伯格的理论 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美,哈佛大学)自50年代末对皮亚杰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扩充。 柯尔伯格鉴于上述考虑,于是采用“开放式”的手段来揭示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同时保留皮亚杰成对故事中的冲突性特征。他选古代哲学家常采用的“假设两难情境”,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肯定了皮亚杰的观点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其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道德发展作为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由于认知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之间的差异相当于前运算阶段与具体运算阶段之间的差异等。 指出皮亚杰观点的局限性 研究中所采用的成对故事造成的较坏后果的儿童往往不是故意的,而造成较轻后果的儿童往往是有意的,因此,利用对偶故事法不能很好地揭示儿童道德的推理过程。 柯尔伯格的3水平6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前习俗水平。大约在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阶段。此水平分两个阶段。 习俗水平。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此水平又分两个阶段。 后习俗水平。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此水平又分两个阶段。 见P320故事 前习俗水平 第1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定向。这种定向是为了逃避惩罚而服从于权威或者有权利的人,通常是父母。一个行动是否道德是依据他对身体的后果来确定的。 第2阶段: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这一阶段的儿童服从于获得奖赏。尽管也有一些报偿的分享,但也是有图谋、为自己服务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正、慷慨、同情和怜悯。它很像一种交易:“你让我玩四轮车,我就把自行车借给你。” 习俗水平:习俗的规则与服从性道德 好孩子道德。在这一阶段,能获得赞扬和维持与他人良好关系的行为就是好的。尽管儿童仍以他人的反应为基础来判断是非,现在他们更关心他人的表扬与批评而不是他人的身体力量。注意遵从朋友或家庭的标准来维持好名声。开始接受来自他人的社会调节,并依据个人违反规则来判断其行为的好坏。 权威性与维持社会秩序的道德。这一阶段个体盲目地接受社会习俗和规则,并且认为只要接受了这些社会规则他们就可以免受指责。他们不再遵从其他个体的标准而是遵从社会秩序。大多数个体都不能超越习俗道德水平。 后习俗水平:自我接受的道德原则 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道德。 出现了以前阶段所没有的道德信念的可变性。道德的基础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一致意见。因为它是一种社会契约,当社会中的人们经过理智的讨论找到全体中更多成员利益的替代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