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遗址扁壶朱书符号之谜陶遗址扁壶朱书符号之谜陶寺遗址扁壶朱书符号之谜陶寺遗址扁壶朱书符号之谜.doc

陶寺遗址扁壶朱书符号之谜陶遗址扁壶朱书符号之谜陶寺遗址扁壶朱书符号之谜陶寺遗址扁壶朱书符号之谜.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寺遗址扁壶朱书符号之谜陶遗址扁壶朱书符号之谜陶寺遗址扁壶朱书符号之谜陶寺遗址扁壶朱书符号之谜

陶寺遗址扁壶朱书符号之谜 周戊丁 陶寺扁壶朱书符号,是1984年春季由第一代陶寺遗址考古队发现的。据原在中科院考古所山西工作队任职、主持襄汾陶寺遗址第一期发掘工作的高炜研究员的回忆:1984年春季,在陶寺遗址居住址第Ⅲ区的一座陶寺文化晚期编号为H3403的灰坑里出土了一件残碎的陶扁壶。这种正面鼓腹背面平腹的灰陶汲水器,在陶寺遗址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用器。但就在这件不起眼的残破陶器上,竟赫然有朱红彩笔描的笔画痕迹,扁壶残器沿断茬涂朱一周。当确认陶器上有朱书文字后,队内同仁都非常惊喜。但是经高天麟、李健民先生对该坑出土陶片一一检视,又把填土全部筛过以后再也没有新的发现。(高炜:《陶寺出土文字二三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3期,2002年1月)有朱书符号的扁壶出土以后,陶寺工作队把扁壶带回北京,好长时间没有对外公开过,这是陶寺扁壶朱书符号的第一个让人迷惑之处。按照考古常规,文物出土整理后要写发掘报告的,但是陶寺遗址的几次发掘报告中却没有关于扁壶朱书的报道。只是高天麟在1986年召开的晋文化研究座谈会上做的《陶寺遗址七年来的发掘工作报告》中提到了“残扁壶的腹壁上有毛笔朱书的字迹,其中文字清晰可辨”(《晋文化研究座谈会纪要》,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86年)根据高炜先生的回忆,当时大家都认为扁壶正面的符号是“文”字,背面的符号不识。是因为背面符号不识而不公布发掘结果,还是谨慎过余的考古同仁要等到研究出结果才准备公布?不得而知。 从中国的考古历史来看,1987年舞阳贾湖遗址(距今7500-8500年之间)出土的龟甲刻符、石陶器刻符在发掘报告中都是同其它发掘结果一起公布的,当时贾湖的甲骨除了“目”字外也是几乎不识的。(河南省文物所:《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六次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一期)西安半坡遗址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发掘的,出土的距今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113个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是1963年公布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第186页,文物出版社,1963年)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陶器符号是1983年公布的(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1978-1982年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3年第11期)。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等地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距今4500年前的陶器上的刻画图形符号是1986年公布的。(王树明:《谈陵阳河与大朱村出土的陶尊“文字”》,《山东史前文化论文集》,齐鲁书社,1986年。)良渚文化中晚期的陶器上发现的一件器物上刻画多个符号是1990年公布的。(张明华、王惠菊:《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陶文》,《考古》1990年第10期。)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出土的陶片上刻画符号是1984年公布的。(李先登:《王城岗遗址出土的铜器残片及其它》,《文物》1984年第11期。)那么陶寺朱书扁壶真的是一直躺在社科院的博物馆中吗?不是。 1985年冬,考古学家张政烺见到了扁壶的照片、墨线图大摹本后,指出“这个字同大汶口文化陶文、殷墟甲骨文和现在通行的汉字属同一个系统。”后来高炜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张政烺的观点:用极简练的一句话概括了距今5000年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字发展史,以及陶寺朱书文字在其间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接着 1988年秋天,美国哈佛大学张光直教授(张光直(1931年—2001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前副院长、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当代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回国考察,在北京也是通过李建文观察了扁壶上的朱书。张先生曾经推测过:“会不会是字?”若将扁壶口朝下倒置去看,“会不会是祖丁?”对于张先生的推测高炜评论说:张光直先生虽并未十分的肯定,却不失为破解那两个字符提出一条思路,从中也透露出张先生对这件扁壶性质的见解(高炜:《陶寺出土文字二三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三期 2002年) 《考古》1992年6期刊登了考古编辑部的《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纪要》郑光发言中提到陶寺遗址出土了文字《周礼职方氏》河内曰冀州。……有圣德,封于唐。”“八十九年,作游宫与陶。”“九十年,帝游居于陶。”“一百年,帝陟于陶”),因而他的部落才称为陶唐氏的,作为考古专家的何先生肯定是知道这一点的,尽管这是文献上的记载,但是何先生所引用的不也是文献记载吗? 在把陶符上的两个符号确定为“文尧”以后,何驽认为扁壶朱书出土于陶寺晚期(距今4000年左右),即已经进入了夏纪年,再说是尧的自我历史记录或者是陶寺古城的王的尊称或者陶唐氏的徽记肯定勉强的厉害,就设想为““文尧”是尧的后人追忆先祖尧时的称谓,也即“先王的尊称””,并且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