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公益国学特训营.doc
大学生公益国学特训营
持危扶颠 有益于国 有补于君
——传统文化的“臣道”解读
目次
一、忠诚的品质
二、敬职的精神
三、谦恭的姿态
四、自律的严谨
五、群人的魅力
六、纳善的胸量
七、名利的淡泊
八、守拙的淡定
九、荐贤退小的胆识
十、沟通的艺术
十一、陈力就列的自知之明
十二、谏诤的风骨
臣道,即为下之道。君道,即为上之道。
土以比臣。
孔子闲居,子贡侍坐。“请问为人下之道奈何?”孔子曰:“善哉!尔之问也!为人下,其犹土乎?”子贡未达,孔子曰:“夫土者,掘之得甘泉焉,树之得五谷焉,草木植焉,鸟兽鱼鳖遂焉;生者立焉,死者入焉,多功不言,赏世不绝。”故曰:能为下者,其惟土乎!”子贡曰:“赐虽不敏,请事斯语。”《韩诗外传》卷七(《荀子》、《说苑》均有类似记载)
未达:《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臣则有道。
孙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人主用之,则埶在本朝而宜;不用,则退编百姓而悫;必为顺下矣。虽穷困冻餧,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嘄呼而莫之能应,然而通乎财万物,养百姓之经纪。埶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之,道诚存也。《荀子·儒效》
柔以为弼。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第四十三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老子》第七十八章
不言之言。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孔子不对。 孔子趋出,以语子贡曰:“乡者,君问丘也,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而丘不对,赐以为何如?”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贞矣。夫子有奚对焉?”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札;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荀子·子道》
小结:土,有承载;儒,有屈伸;水,垢以为洁;言,言其当言。
一、忠诚的品质:
忠君: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朱熹:竭己之诚。诚,百行之源也。
竭己之诚,倾己之有,毕己之力,尽己之能。
忠,是内在的、自觉地修养行为和修养境界。
忠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篇》【内不弃其德,则外不弃于人】
忠己: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忠事:人臣之术,顺从而复命,无所敢专,义不苟合,位不苟尊;必有益于国,必有补于君;故其身尊而子孙保之。《说苑·臣术》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
忠道: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荀子·臣道》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若夫志以礼安,言以类使,则儒道毕矣。《荀子·子道》
“臣道”忠诚小结:忠君、忠人、忠己、忠事、忠道
二、敬职的精神:
敬事: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敬位:人臣之术,顺从而复命,无所敢专,义不苟合,位不苟尊;必有益于国,必有补于君;故其身尊而子孙保之。《刘向·臣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