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医学的诊法五章 中医学的诊法第五章 中医学的诊法第五章 中医学的诊法.doc

第五章 中医学的诊法五章 中医学的诊法第五章 中医学的诊法第五章 中医学的诊法.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中医学的诊法 第五章 中医学的诊法 第一节 诊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用原则 第二节 望诊:望神色形态、局部望诊、舌诊 第三节 闻诊:听声音、嗅气味 第四节 问诊:问主诉、问病史(问寒热、问汗、问疼痛、问饮食口味、问二便、问妇女、问小儿)。 第五节 切诊:脉诊、腹诊、按肌肤 第五章 中医学的诊法 1、掌握望神技巧及得神、失神、少神和假神的鉴别要点; 2、掌握常色和各种病色所主病证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3、掌握舌诊的方法,能够识别临床常见舌象; 4、掌握呼吸、语言、呕吐等声音的高低、强弱、清浊等变化的一般临床意义; 5、掌握咳嗽、哮喘、呃逆、嗳气、喷嚏、谵语等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6、掌握寸口脉诊的方法; 7、掌握正常脉象的特征及常见病态脉象(浮、沉、迟、数、实、洪、细、弦、紧、滑、涩、濡、不规则脉)的特征与临床意义;并能够基本上辨识; 第一节 诊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用原则 一、基本原理 一)司外揣内 二)见微知著 三)知常达变 二、运用原则 一)内外详查 二)四诊合参 第二节 望诊 一、望神色形态 (一)望神 通过观察人的面色形体、眼神、神志、语言、呼吸、饮食等,了解神的变化。 (1)得神 又称有神。病人神志清楚,面色荣润,两目灵活明亮,呼吸调匀,语言清晰,反应灵敏,活动自如。提示机体精力充足,正气未伤,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2)少神 病人精神倦怠,两目无神,面色少华,少气懒言,反应迟钝,动作缓慢。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机体功能较弱,多见于轻病或恢复期病人。 第二节 望诊 (一)望神 (3)失神 病人精神萎靡,面色晦暗,形体赢瘦,两目呆滞无光,动作艰难,反应迟钝,呼吸气微;或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搓空理线,喘息急促。提示正气大伤,脏腑功能虚衰或严重障碍,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4)假神 多见大病、久病、重病之人,本已面色暗晦,精神萎靡,声低气弱,懒言少食,病久未见好转,突然见颧红如妆,目光转亮,精神转佳,言语转清,喋喋不休,思食索食等。提示乃病情恶化,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是阴阳离绝的危候,临终先兆。古称“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第二节 望诊 一、望神色形态 (二)望色 1、常色:微黄透红,明润光泽。 2、病色: 青色:寒证、痛证、气滞、瘀血、惊风。 赤色:主热证,也见于戴阳证。 黄色:主湿证、虚证、黄疸。 白色: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 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瘀血。 望 色(色诊) 青色: 主寒证、痛证、气滞、瘀血、惊风。 第二节 望诊 一、望神色形态 (三)望形体 1、强弱 2、胖瘦 (四)望动态 1、动静 2、仰俯 3、抽搐 4、偏瘫 5、痿痹 第二节 望诊 二、局部望诊 (一)望头面 (二)望毛发 (三)望五官 (四)望躯体 (五)望皮肤 (六)望小儿指纹 (七)望排出物 第二节 望诊 三、舌诊 注意事项: 有充足的自然光线; 适度用力,自然伸舌; 循序观察,注意染苔。 观察顺序: 舌尖、舌中、舌根、舌边,先看舌苔,后看舌质。 第二节 望诊 三、舌诊 (二)望舌质 观察舌质的神采、颜色、形体、动态。 1、望舌神 舌质红活明润为有神;干瘪晦暗为无神。 2、望舌色 一般分为淡白、红、绛和青紫四类。 望舌质 (1)淡白舌:主虚证、寒证。 (2)红舌:主热证。 (3)绛舌: 主邪热炽盛和瘀证。 (4)青紫舌:主热证、寒证和瘀血。 青舌主阴寒、瘀血; 紫舌主气血壅滞、瘀血。 3、望舌形 (1)老嫩:辨虚实的关键。 老舌主热证实证,嫩舌 主虚证寒证。 (2)胖瘦:胖主湿,瘦主虚。 (3)裂纹:主虚。 (4)芒刺:主热盛。 (5)齿印:主气虚、脾虚。 (6)舌疮:主热。 望舌底络脉: 主瘀血征象。 4、望舌态 痿软、僵硬、震颤、歪斜、卷缩、吐弄、麻痹、舌纵等。 (三)望舌苔 1、望苔色: 白苔:表证、寒证、湿证。 黄苔:里证、热证。 灰苔:痰湿、里证。 黑苔:里证。 2、望 苔质: 厚薄:反映病邪 深浅轻重。 薄:邪气在表; 厚:邪入脏腑。 润燥;反映津液存亡。 润:津液未伤; 燥:津液耗伤; 水滑:湿盛、水停。 腐腻:主痰湿。 3、望苔形: 全苔:痰湿。 偏苔: 肝胆病。 3、望苔形: 花剥苔: 胃阴不足。 地图舌: 虫积。 光剥苔: 肝肾阴虚 或热邪内陷。 第三节 闻 诊 一、听声音: (一)声音 语言洪亮、烦躁多言属实证、热证;语声低微细弱无力,沉静懒言属虚证、寒证。 喑哑或失音,有新久虚实之分; 呻吟高亢有力,多为实证、剧烈疼痛;久病而声音低微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