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ppt

  1.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 野外的地震数据采集是整个地震勘探的重要的基础工作。由专门地震队来完成。 主要的内容是激发地震波,接收地震波。以及地震测线、激发点、接收点的测定和一系列后勤保障等具体工作。从采集过程上分有两种工作方式:首先进行试验性采集,然后是生产性任务。 按地震数据采集基本内容来分由三部分: 1、确定施工位置 2、地震波的激发 3、地震波的接收 本章主要讲野外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一些概念,重点是观测系统。有关接收方面的原理将在后两章中讨论 第一节 地震数据采集施工方法 野外施工由专门地震队来完成,地震队的人员有多有少。主要工作内容是激发地震波和接收地震波。 工作的具体分工为测量、钻井放炮、测线放置、仪器操作,室内管理。 施工流程:获取施工任务(许可)--对勘探区的了解--测线网(观测系统)的设计--野外施工(放炮、接收和记录)--记录质量检查。  从采集性质上分,一般数据采集有两种工作方式:首先进行试验性采集,然后是生产性任务。 试验工作 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因为它受野外的地质条件、地下构造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进行实际的试验来选取最适合本工区的野外采集技术,了解这一地区的地持构造特点和干扰波的情况。试验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干扰波的调查,了解工区内干扰波的类型和特性; 2.地震地质条件的了解,低速带、潜水面、地质构造特性等;(低速带--在地表附近一定深度范围内,其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往往要比它下面的地层地震波速度低得多的地层。) 3.选择激发的最佳条件,浅层岩性、激发方式和炸药量; 4.选择接收和记录地震波的最佳条件,观测系统、检波器放置和仪器参数。 生产施工 当试验完成,取得本工区标准剖面后,可转入正式生产。生产前应对地震仪器作详细检查。取得各种检查合格记录,表示仪器工作正常,才能正式开始生产。生产工作的基本内容及步骤如下: 炮点和接收点的定位--就是把在室内设计的测线位置具体布置到野外工区。定出炮点和检波点的位置,埋木桩标出。 地震波激发--在规定的位置放炮,陆地主要是钻井埋炸药,在海上用汽枪。 地震波接--按测线上的桩号摆好排列。在检波点上埋好检波器,由地震仪(包括检波器)完成,每炮都要检查记录的质量。 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都是由地震仪上的操作员控制的。 2、干扰波的调查方法 主要是调查工区内的干扰波类型和特点。 观测干扰波的几种方法: 1.小排列-土坑炸药,短道距(3-5米),单个检波器;使务种规则的干扰波被追踪出来。 2.直角排列-查明干扰方向,确定沿地表面传播的波。 3.方位观测-确定三维方向和振动方向,如识别面波中乐夫波和瑞利波。 4.三分量观测-在井中用VSP(垂直地震剖面)。 小排列 干扰波类型 干扰波类型可分规则和非规则(随机)干扰 随机干扰--表现为无一定频率、传播方向的波,如风吹草动;随机干扰也可能出现重复,如地表不均匀引起的散射。 规则干扰--有一定主频和视速度的波,如面波、浅层折射波,侧面波; 还可分沿水平方向(如面、车辆人走波)和垂直方向(多次波)传播的波;及具有重复性(面波,抽油机)和不具重复必性(人为因素)。 特别注意的是有些波可能在某些方法是有效波,而在有些方法中是干扰波。 干扰波的产生和特点 面波-地震勘探中最常见的一种干扰波,产生原因很多;特点是频率低(几-30Hz),速度低(100-1000m/s),常见的速度在200-500m/s,时距曲线是直线,有频散现象(扫帚状)。 浅层折射波--当浅层存在高速度地层时产生。 声波--在坑、浅水池、河和干井中爆炸,都会出现强烈的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波,特点:比较稳定,频率较高,速度在340m/s左右,延续时间短。 侧面波--地表复杂区出现,如黄土高原,沟谷交错地形。 次生干扰波,主要由地表附近的障碍物或岩性不一致引起,可能是高速,也可能是低速。 图3-1-3 图3-1-5 3、野外前期试验实例 试验内容: 1、地表环境调查 2、表层岩性调查 低速带调查 虚反射界面调查,调查点密度为1个/km2 3、激发因素点试验 4、二维线试验 前期试验结论: 追踪激发岩性为灰、黑色胶泥; 根据低速带厚度不同,井深不同,在低速带厚度小于9m的地方用单井激发,在低速带厚度大于9m的地方用双井激发,井深用12m较合适。 最佳激发井深在虚反射界面之下3m左右高速层中; 激发正常药量为4Kg 第二节 地震测线布置 地震勘探野外采集形式是根据地质任务、干扰波与有效波特点、地表施工条件等诸方面条件确定的。通常在勘探区域内布设多条测线进行观测。 把设计好的测线布置到实际的施工地区。因为所有的地震道都需要进行叠加(共中心点或共反射点)。所以要求在地面上精确地定出激发点和接收点的位置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