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世纪初的学术巨匠,是一批学贯中西的人21世纪的大师,.ppt

20世纪初的学术巨匠,是一批学贯中西的人21世纪的大师,.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世纪初的学术巨匠,是一批学贯中西的人21世纪的大师,.ppt

§1.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一、五千年光辉历史的回眸——夏商周断代工程 地球上有史可考的古代文明发源地大体分布在两个区域,一是地中海附近的希腊、埃及和两河流域,一是在东方的中国和印度。 夏商周断代工程向全世界展示了历史悠久而熠熠生辉的中华文明,也是在中国科学家集体大协作下奏出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一曲凯歌。 二、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伟大贡献 印刷: 唐代时传到日本,公元12世纪传到埃及,14世纪传入欧洲,为欧洲科学的兴起及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 “它们改变了世界的整个面貌和事物的状况。可以说,没有哪一个王朝,没有哪一个宗教派别,没有哪一个伟人曾经对人类事务产生过比这些发明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弗·培根 §1.2 探讨中国科学在历史上逐渐落后的 原因——“李约瑟难题” 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指出: “作为一个整体的现代科学没有发 生在中国,它发生于西方——欧美, 即欧洲文明的广大范围。这有什么原 因呢?我以为必须找出这个原因,因 为如果我们不了解它,我们关于科学 技术史的观点就处于混乱之中。如果 我们不了解过去,也就没有多少希望 掌握未来。” §1.3 试论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异同 一、哲学是什么?东西方哲学的不同“开局” 哲学通常意义下指对事物的一般看法,也可以说是“智慧”的总汇。 中国哲学萌芽于宗教思想,从一开始便有泛神论或无神论的特征。从多神论发展到泛神论,比一神论更接近无神论。在中国,不是神创造人,而是人创作神。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是以无神论为自然观的基础,从文化视角研究宗教。 我国历史上是“政教分离”。 印度和日本的哲学,与中国有同样特点,都不把神看作凌驾与世界之上的统治者。 西方哲学是以神超越人类为特征的。 西方的宗教势力曾一度掌握国家政权。 二、从《易经》到老庄和元气论 《易经》 我国哲学萌芽于殷周时代的宗教思想,一开始带有朴素辩正的特点。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我国最早的哲学书《周易》。《周易》由《易经》和《易传》组成,《易经》中所包含的:“阴阳对立,物极必反” 的思想是我国辨证思想的发源。 ● 老子《道德经》(又名《老子》) ——是一部奇特的哲学佳作, 核心是 “道”。在老子看来“道”是万物生成之本根。 “道”虚空无朕。他认为“道”不可道, 可道之“道”非常道。即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关于道生万物的过程,老子用一、二、三表述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虚空无朕、无始无终, 若有若无, 收摄凝聚而生成为元气谓之〝一〞,元气分化为阴阳谓之〝二〞,阴阳交错和合而生具体的存在谓之〝三〞,有了具体的存在物后,各种具体的物类相互影响而万物生。这一切皆从本根之道中生发出来, 故老子曰: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富有哲理,充满辨证思想 ● 老子的主要成就及影响 老子思想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例如名句: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虽然他的作品中存在许多时代的局限,但是这部流传两千多年的《道德经》,的确是跨时代的作品。在不同的时代,这部作品会被解释出不同的含义。 曾统计,《道德经》是仅次于基督教圣经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一部作品。圣经是传教士主动翻译的,这部作品则是被许多民族欣赏而自行翻译的。 ● 道教中的老子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写《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视为仙道之祖。 庄子 (比老子迟生200年) 继承了老子的观点。庄子的思想,在中国和西方都备受重视和赞赏。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庄子名周,是公元前4世纪宋国人,他曾做过宋国的地方小吏。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南游各国,探访古风,一生率性任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国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做官,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 《庄子》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内篇为庄子所著;外篇、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