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0年临夏州寒潮天气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docVIP

1961―2010年临夏州寒潮天气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61―2010年临夏州寒潮天气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doc

1961―2010年临夏州寒潮天气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摘要 使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6个国家级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1961―2010共50年气象观测资料,利用数理统计分析、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临夏州50年寒潮天气发生的气候变化和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寒潮天气发生的周期和规律性。结果表明:春季的4―5月和秋冬季的10―11月是临夏州寒潮天气多发的2个时段;寒潮天气平均降温幅度最大的月份为5月,幅度最小为1月;不同类型和强度寒潮天气的年、月变率差异大;50年寒潮天气发生规律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与近年气候变暖趋势相一致;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显示,临夏州50年来寒潮天气发生频次没有产生突变;寒潮天气发生频次存在18~22年、9~11年和2~4年周期振荡规律。   关键词 寒潮;气候特征;周期规律;农业;甘肃临夏;1961―2010年   中图分类号 P425.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225-02   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主要特点是出现剧烈降温和大风[1]。寒潮过程是我国春季、秋冬季常见的一种严重气象灾害天气。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寒潮天气的主要特点是剧烈降温和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雨凇和霜冻等,寒潮给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能导致灌港封冻、交通中断、牲畜越冬困难和早春晚秋作物受冻,尤其是对农业的影响更为严重和明显[1-2]。关于寒潮天气,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赵其庚[3]和席世平等[4]利用等熵位涡守恒性更强、持续时间更长这一特点追踪寒潮天气过程,更好地分析寒潮天气发展规律,更准确预测其发展趋势。林爱兰等[5]根据寒潮天气过程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定义了寒潮强度指数来综合衡量寒潮天气的强度。赵俊荣[6]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对寒潮暴风雪天气过程进行了检验。魏风英等学者对我国寒潮天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研究了寒潮天气形成的机制和原理,并标出了寒潮天气关键区,确定了影响我国的4条寒潮移动路线,分析了寒潮天气演变的规律[7-10]。   本文利用临夏州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对临夏州50年的寒潮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分析寒潮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和危害,掌握寒潮天气过程发生的规律和周期,做好寒潮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和农业生产保护,为农业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区域概况   临夏回族自治州(简称临夏州,下同)位于甘肃省的中南部,地理坐标介于34°57′~36°12′N,102°41′~103°40′E之间,总面积为81.67万hm2。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大部分地方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其中西南部山区为高寒阴湿,东北部为干旱地区[11]。临夏州为典型的农业区,主要以种植旱作农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和蚕豆等。受特殊的地形和气候影响,临夏州是一个气象灾害高频发地区,寒潮天气一年中均可发生,春秋季更频繁。   1.2 资料来源   所用数据来源于临夏州所辖的临夏市、永靖县、东乡县、广河县、和政县和康乐县共6个国家自动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从中挑选出日平均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资料,剔除异常值并进行插值处理,确保资料的准确率和可靠性。根据中国气象局第16号令《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12]中规定,将寒潮天气定义为四级(一般)、三级(较重)、二级(严重)和一级(特别严重)。令Tave代表日平均气温、Tmin代表日最低气温,并规定寒潮量级:四级,48 h内Tave下降8 ℃以上,Tmin≤4 ℃;三级,24 h内Tave下降10 ℃以上,Tmin≤4 ℃;二级,24 h内Tave下降12 ℃以上,Tmin≤0 ℃;一级,24 h内Tave下降16 ℃以上,Tmin≤0 ℃。   1.3 寒潮强度指数定义   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强度由日最低气温降温幅度、日最低气温值、影响范围和影响持续时间综合决定。借鉴于林爱兰等[5]关于寒潮强度的计算,定义临夏州寒潮天气过程强度指数KZ,其计算公式为:   KZ=KF-KD+KS   式中:KZ为寒潮天气过程综合强度指数,KF为寒潮天气过程最低气温降温幅度指数,KD为寒潮天气过程最低气温指数,KS为寒潮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指数。经过计算,用KZ来综合衡量寒潮天气过程的强度,KZ值越大表明寒潮强度越高,KZ值越小表明寒潮强度越低。   1.4 统计与分析方法   使用数理统计方法、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Morle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