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稻一肥”种植模式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docVIP

“两稻一肥”种植模式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稻一肥”种植模式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doc

“两稻一肥”种植模式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   摘要 介绍了“两稻一肥”种植模式,并对项目建设可行性、效益、注意事项、风险评估和化解、政策保障等方面具体分析,以期为“两稻一肥”种植模式在全县范围进行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两稻一肥;种植模式;推广;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S3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065-02   “两稻一肥”种植模式即在一年生产周期内种一季早稻、一季双晚和一季绿肥的种植模式。通过推广“两稻一肥”种植模式,一是实现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传统种植业产出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二是根本上解决午季小麦、油菜秸秆焚烧现象。   1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1 传统种植优势   一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全县一直以双季稻种植为主,冬季主要是沤水田或种植绿肥,因此该种植模式在无为县有历史种植经验;二是全县土地流转面积已完成70%以上,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种粮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主力军;三是无为县全年适合水稻生长时间达220 d以上,2季水稻的秧苗期合计45~50 d,理论上水稻种植全年可利用时间约为265 d,完全能够满足2季水稻的生长需求。   1.2 政策环境优势   一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种粮大户的政策性补助,使得土地流转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土地节约化生产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二是育秧工厂的推广和政策性补助,对减少直播稻、提高机插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缓解了2季稻种植的茬口压力;三是种植绿肥的政策性补助有助于绿肥种植的全面推广;四是随着稻麦联合收割机、大型拖拉机、旋耕机、旋耕灭茬机、插秧机等大型农用机械的推广应用,全县大户农业种植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完全可以保障2季水稻种植茬口的及时衔接。   1.3 种植技术可行性   1.3.1 茬口安排。早稻4月上旬育秧,4月底移栽,7月中旬收割;双晚稻6月底至7月初育秧,7月下旬至8月5日移栽,11月底收割;绿肥(紫云英)10月上旬直播至双晚稻田,4月上旬盛花期翻耕还田。   1.3.2 品种选择。早稻品种以嘉育948、早籼1号、湘早籼7号等生育期不超过110 d的中早熟品种为主;双晚稻以武育粳系列、镇稻系列、南粳系列等粳稻和皖粳糯1号、冀糯88、嘉糯65等中早熟粳糯稻为主;绿肥选用紫云英又名红花草。   1.3.3 肥水管理。早稻田用45%复合肥300~450 kg/hm2作底肥,移栽后7~10 d用46%尿素150~225 kg/hm2结合除草剂撒施,分蘖后看苗施肥,拔节后基本停止施肥,防止贪青迟熟;双晚稻田用45%复合肥450~525 kg/hm2作底肥,移栽后7~10 d用46%尿素300~375 kg/hm2结合除草剂撒施,分蘖盛期追施46%尿素105~120 kg/hm2、60%氯化钾75 kg/hm2,生育后期不再追施肥料;绿肥(紫云英)田在双晚稻收获后15 d左右撒施12%过磷酸钙375~450 kg/hm2,开春追施尿素105~120 kg/hm2。移栽后2周保持大田浅水,促进水稻低位分蘖,大田达到有效基本苗数后要重烤田,拔节后保持大田内干干湿湿,灌浆后保持田间湿润。   1.3.4 病虫害防治。早稻6月20日前基本不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生育后期注意防治水稻螟虫、稻飞虱和穗期病害,建议看苗防治,在防治指标内可以不进行病虫害防治;双晚稻移栽后重点做好“两虫三病”的防治,即五(三)代、六(四)代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以及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的防治,对双晚稻田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也要坚持不达标不防治的原则;绿肥(紫云英)在本地区基本不要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   2 项目效益分析   2.1 产量效益   与传统的“一稻一麦”种植模式相比,“两稻一肥”种植模式的粮食产量有增无减[2-3],数据显示“一稻一麦”种植模式每个生产周期常年粮食产量12 750~13 500 kg/hm2,即水稻7 875~8 250 kg/hm2,小麦4 875~5 250 kg/hm2;“两稻一肥”种植模式的粮食产量每个生产周期可以达到13 500~15 000 kg/hm2,即早稻6 000~6 750 kg/hm2,双晚稻7 500~8 250 kg/hm2,另外“两稻一肥”种植模式每年还可收获绿肥22.5~30.0 t/hm2。   2.2 经济效益   参考2015年水稻保护收购价,早籼稻为2.7元/kg,粳稻为2.9元/kg。2015年小麦保护收购价为2.3元/kg。传统“一稻一麦”种植模式每年粮食产出效益34 050~36 000元/hm2,“两稻一肥”种植模式每年粮食产出效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