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作者关继东单元6土壤组成与物理性质课案.ppt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作者关继东单元6土壤组成与物理性质课案.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1土壤组成与剖面形态 6.1土壤组成与剖面形态 6.1土壤组成与剖面形态 6.1土壤组成与剖面形态 6.1土壤组成与剖面形态 6.2 土壤有机质 6.2.2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6.2 土壤有机质 6.2.2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6.2 土壤有机质 6.2.2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6.2 土壤有机质 6.2.2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6.3 土壤的物理性质 6.3.1土壤质地与土壤结构 6.3 土壤的物理性质 6.3.1土壤质地与土壤结构 6.3 土壤的物理性质 6.3.1土壤质地与土壤结构 土壤黏结性:土粒与土粒之间相互黏结在一起,抵抗机械破碎的性能 土壤粘着性:土壤颗粒黏附于外物上的性能 土壤可塑性是指土壤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可被外力塑造成各种形状,当外力消失和土壤干燥后,仍能维持塑造形状的性能。 土壤耕性是指土壤在耕作时所表现的物理性状 6.4 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 6.4.1土壤水分 6.4 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 6.4.2土壤空气 6.4 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 6.4.3土壤热量状况 6.4 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 6.4.3土壤热量状况 6.3 土壤的物理性质 6.3.2土壤孔隙性 土壤中常见组分的密度 6.3 土壤的物理性质 6.3.2土壤孔隙性 3.60~4.10 纤铁矿 1.40~1.80 腐殖质 3.15~3.90 辉 石 2.60~2.90 伊利石 2.85~3.57 角闪石 2.53~2.74 蒙脱石 2.70~3.10 黑云母 2.61~2.68 高岭石 2.77~2.88 白云母 2.30~2.40 三水铝石 2.62~2.76 斜长石 5.03~5.18 磁铁矿 2.54~2.57 正长石 4.90~5.30 赤铁矿 2.60~2.68 石 英 密度(g/cm3) 组 分 密度(g/cm3) 组 分 (2)计算工程土方量 土壤密度的作用 (1) 计算土壤孔隙度 孔隙度=(1-土壤密度/土粒密度)×100% 土壤重量=土壤体积×土壤密度 6.3 土壤的物理性质 6.3.2土壤孔隙性 设耕层厚度0.2m,容重1.3t/m3,有机质含量 15g/kg=0.015t/t,全氮量0.75g/kg=0.00075t/t。 1hm2(104m2)0.2m土层计: (3)估算各种土壤成分储量 土壤=10000×0.2×1.3=2600t 有机质储量=2600×0.015=39.0t 全氮储量=2600×0.00075=1.95t 6.3 土壤的物理性质 6.3.2土壤孔隙性 1hm2的1m土层储水量 =10000m2×1m×1.3 t/m3×25% =3250m3/hm2= 325mm 设土层厚度1m,土壤含水量25%,容重为1.3 t/m3。 (4)计算土壤储水量及灌水(或排水)定额 公 式 6.3 土壤的物理性质 6.3.2土壤孔隙性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土壤粘结性 土壤粘着性 土壤可塑性 6.3 土壤的物理性质 6.3.3土壤物理机械性质与耕性 土粒—水膜—土粒之间分子引力 6.3 土壤的物理性质 6.3.3土壤物理机械性质与耕性 土粒—水膜——外物之间的分子引力 6.3 土壤的物理性质 6.3.3土壤物理机械性质与耕性 6.3 土壤的物理性质 6.3.3土壤物理机械性质与耕性 6.3 土壤的物理性质 6.3.3土壤物理机械性质与耕性 衡量土壤耕性的指标 耕作的难易程度 耕作质量的优劣 适耕期长短 6.3 土壤的物理性质 6.3.3土壤物理机械性质与耕性 土壤耕翻方式 常规耕翻 少 耕 免 耕 土壤水的类型 1、吸湿水(紧束缚水) 2、膜状水(松束缚水) 3、毛管水 4、重力水和地下水 6.4 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 6.4.1土壤水分 1.土粒2.吸湿水 3.膜状水4.移动的毛管水 5.空气孔隙 0.98 78.8~80.24 0.15~0.65 18.0~20.03 土壤空气 0.98 78.05 0.03 20.94 近地表大气 其它气体(%) N2 (%) CO2(%) O2(%) 气体 土壤空气与大气组成差异 1、土壤空气中O2的含量低于大气,而CO2含量高于大气。 2、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于大气。 3、土壤空气中又是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 图6-5 干燥土壤热传导示意图 图6-6 湿润土壤热传导示意图 再见! * 单元6 土壤组成与物理性质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学会根据土壤组成与物理特性指导园林绿地土壤的管理 。 促成目标 (1)了解土壤的概念、土壤组成和土壤剖面的形态。 (2)理解土壤主要的物理性质及其对土壤肥力和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学会土壤性状野外观察及土壤样品采集、处理、保存的基本方法,运用仪器设备测定土壤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