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强权对区域整合的影响.doc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部强权对区域整合的影响

外部強權對區域整合的影響:中國、美國與東協的互動關係 李文堂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壹、前言: 區域整合是國際政治研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以下簡稱歐盟)的發展,給予研究區域整合的學者極大的鼓舞,甚至因此樂觀認為歐盟的整合將成為外溢(spillover)的力量,不斷向外擴張,除了吸納新的成員加入之外,更能成為其他區域整合的範例(B?rzel Risse, 2009)。Todorov(2005, 60-71)進而認為,由於「歐洲」這個詞彙,代表著榮譽、榮耀等精神上的優勢,其歷史與地理所交織而成包括理性、正義、民主、個人自由、世俗主義、寬容等價值,已經廣傳至世界各地,成為許多人共享的價值。而為了捍衛這些歐洲價值,歐盟應進一步建立軍事力量,雖然各國喪失部分主權,卻可獲得更多的安全,以及更高的集體主權,成為一種世界的穩定力量。 然而,歐盟能否進一步發展出集體的軍事力量仍為未定之數,但歐盟是否必然成為其他區域整合的樣本,則是值得討論。如果說,歐盟的整合成為一項典範,那麼其他區域的整合理應依循歐盟的步伐,並且順利發展,但事實明顯不然。由於國際社會的多元發展,對於基本價值的共識本來就難以存在,而各個區域的發展模式並非線性,也不是只有歐洲一種模式而已,每個區域都有各自的特色,各自也都存在著獨特的文化背景與價值(Hurrell, 2007: 137-138)。也就是說,區域的發展有其各自的脈絡,歐盟的成功是無法全盤移植到其他區域的發展上。 Mattli(1999: 42)曾分析歐盟成功的原因,認為區域整合的二個決定性因素,一是區域內國家願意參與整合,另一是區域外大國的態度。從區域外大國的態度來看,可能有二個選擇,一是融入區域組織並創造更多吸引其他國家加入的外部效益,另一個選擇是創造屬於自己的區域組織(Mattli, 1999: 61)。然而,在其研究當中所考量的「區域外強權」變數,是以一個為計算單位,如果大國有二個或二個以上,對於區域的發展又將產生何種影響? 東協是東南亞地區的主要區域組織,自1967年成立至今,已發展超過40年,但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包括東南亞的整個東亞地區,長期以來都是受到單一霸權形成的結構所影響,結構的變遷只是主導結構的霸權更替而已。國內學者蔡東杰老師即曾分析冷戰結束之前東亞的霸權結構發展情形,其內容如表1所示。整個東亞的近代史當中,歷經中國、英國、日本與美國的霸權結構,冷戰結束之後則是進入調整的階段。而這同時意謂美國主導的霸權結構出現變化,新的強權開始出現並威脅到美國既有的地位。 表1:近代東亞霸權結構變遷歷程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第四階段 霸權國家 中國 英國 日本 美國 稱霸時段 1842以前 1860-1905 1918-1941 1945-1989 衰退前兆 1826逆差出現 1894甲午戰爭 無 1969關島主義 崩解關鍵 1840鴉片戰爭 1905日俄戰爭 1941太平洋戰爭 1989亞太整合 調整階段 1842-1860 1905-1918 1941-1945 1989迄今 霸權終點 1860英法聯軍 1918一戰結束 1945二戰結束 - 資料來源:蔡東杰,2007,《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頁44。 從表1中也可以發現,整個東亞地區在20世紀以後,再無區域內部國家主導區域發展的情況出現,這也意謂即使有東協這樣的區域組織存在,也難以主導東南亞地區的發展。而在冷戰之後,東協與區域外強權的互動,從「東協加三」、「東協加六」到「東協加八」,不斷納入周邊、甚至全球層面的主要強權。在面對主要區域外強權只有一個的情況下,區域整合受到區域外強權的影響相對單純。而在這些強權當中,現階段又以美國與中國最為主要,美國作為長期涉入區域事務的既有強權,面對崛起中強權的中國,在互動上將出現各自不同的策略選擇,且每一種互動的情況,都將對東協未來的發展造成影響。此外,東協整合本身,雖然已發展出憲章與確立共同體形成的進程,但由於東協模式的運作文化,使其整合的發展不斷受到各界的質疑並存有爭論。在此情況下,更加深區域外強權對東南亞區域發展影響的可能與程度。 區域的發展,同時是攸關區域國際政治結構(structure)建構的問題。對於東亞區域結構的發展,Shambaugh(2005: 12-16)在歸納國際政治的歷史後,整理出幾種東亞地區可能的國際政治局勢。包括以中國或美國為首的霸權體系、以美國與中國為首主要強權之間的權力對抗與平衡、以美國為中心的軸輻模式(hub and spokes model)、三至四個強權共同維持區域的穩定、中國與美國各自為政、區域共同體構成的集體安全網絡,以及複雜的互賴網絡等共七種可能。 而Kang(200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