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叶椿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doc
红叶椿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红叶椿又称红叶臭椿,是臭椿的自然变异品种。其树高干直,冠形浑圆,树姿优美,春季叶片红艳,夏秋季叶片红亮,老叶微红或绿色,季节色相分明,属彩色观赏树种;叶片可吸收烟尘及二氧化硫,又是环保树种;同时,还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的特点,因此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环保功能和广泛的园林用途,已成为城乡绿化美化最为普遍的树种之一。
近年来,由于移栽、生境条件变化等因素影响,红叶椿病虫害发生频繁且日益严重,导致其观赏性及生态价值下降。现将其主要病虫为害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 食叶类害虫 此类害虫主要有臭椿皮蛾、樗蚕蛾等。
①为害规律。臭椿皮蛾又称旋皮夜蛾,每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幼虫为害叶片,将叶片吃残甚至吃光。樗蚕蛾每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幼虫以为害叶片为主,常将叶片吃光。
②防控技术。一是人工防治。利用樗蚕蛾幼虫虫体大、臭椿皮蛾幼虫橘黄色鲜艳、蛹苞明显等特征,采取人工摘除虫叶、卵叶、蛹囊的方法,以减少虫源。二是物理防治。成虫发生期,悬挂频振式杀虫灯或性诱剂诱杀成虫。三是化学防治。幼虫发生期,用高效低毒药剂对叶面喷雾防治,常用药剂有: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25%甲维盐?灭幼脲悬浮剂、25%灭幼脲悬浮剂等,喷施浓度为2500~3000倍液。四是生物防治。幼虫为害期,对树冠喷布生物制剂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防治;同时,保护利用螳螂、绒茧蜂等寄生蜂天敌昆虫,以实现以虫治虫。
2. 刺吸类害虫 此类害虫主要有斑衣蜡蝉、臭椿瘿螨、盲蝽蟓等。
①为害规律。斑衣蜡蝉每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干上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若虫开始孵化为害,至7月上旬陆续羽化为成虫,以成虫、若虫群集在枝干(或叶背、嫩梢)上刺吸为害至10月,常造成伤口处流汁液(易诱发煤污病),树干变黑,树皮干枯,或嫩梢萎缩、畸形,树体长势衰弱。
臭椿瘿螨以成虫在鳞片内、病叶内或枝条皮孔内越冬,翌春嫩叶抽出时便随叶片展开爬到叶背面进行为害、繁殖,主要为害新叶,导致叶片变小、变脆,卷曲、皱缩,质地变硬,颜色变白或黄褐色,顶梢生长停止。
盲蝽蟓每年发生5代,喜阴湿忌光照,昼伏夜出,成虫以口针刺吸为害嫩叶、幼芽,雨季降雨多、湿度大时为害重(8~9月为害尤其严重,干旱年份为害轻些),常造成叶片尖端卷曲,严重影响树体的正常生长。
②防控技术。一是人工防治。栽植前,将苗木堆放起来,上面用塑料布封严,然后用硫磺粉熏蒸,以熏杀苗木所携带的虫源;秋冬季加强修剪,清除虫叶、树干部卵块并集中烧毁,通过通风透光减少越冬虫源。二是化学防治。萌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虫源;若虫、成虫为害期,用10%苯丁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喷2次。三是生物防治。若虫、成虫为害期,喷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防治;保护利用捕食螨等天敌昆虫,以生物防控手段控制臭椿瘿螨发生。
3. 蛀干类害虫 此类害虫主要有臭椿沟眶象、椿大象甲等。
①为害规律。臭椿沟眶象每年发生2代,以成虫、幼虫在树干内或土壤内越冬,翌年4~5月成虫多在树干上咬孔产卵,产卵处后期多流出白色液体,孵化后的树干部幼虫以蛀食为害树皮和木质部为主(常切断树体输导组织),土中幼虫蛀食根部和根际处,为害严重时造成树势衰弱、枝枯甚至整株死亡。
椿大象甲,又称沟眶象,外观与臭椿沟眶象相似,体型较臭椿沟眶象大,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根部或树干周围土层中越冬,成虫产卵前取食嫩梢、叶片补充营养,约为害一个月便开始产卵,卵期8天,初孵幼虫先咬食皮层,稍长大后即钻入木质部为害。
②防控技术。一是人工防治。利用臭椿沟眶象、椿大象甲成虫多在树干上聚集活动、不善飞翔和有假死性的习性,于成虫期采用振落方式人工捕捉成虫;利用捕虫网捕杀斑衣蜡蝉若虫、成虫,冬季人工刮除干上卵块。二是物理防治。加强养护管理,及时清理枯枝、落叶及受害重的植株,消灭虫源;加强水肥供应,增强树势,提高抗性,利用生态功能控制害虫为害;成虫盛发期,在树干基部30厘米处绑缠涂有黄油的塑料布,呈伞形下垂状,以阻止臭椿沟眶象、椿大象甲成虫上树为害。三是化学防治。幼(若)虫孵化期,利用臭椿沟眶象、椿大象甲若虫咬食皮层的特性,将树皮隆起、流胶、有粪屑处刮开涂抹1∶1煤油、吡虫啉混合液毒杀初孵幼 (若)虫;成虫期,对树干喷绿色威雷微胶囊剂防治。四是生物防治。在幼虫或若虫期喷洒25%灭幼脲悬浮剂2000倍液防治;科学保护利用天敌昆虫抑制虫害,如螳螂及寄生蜂等天敌,减少虫源。
二、病害绿色防控技术
1. 为害规律 红叶椿病害较少,主要是白粉病。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嫩枝,叶背病斑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