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蟹池春季管理技术.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蟹池春季管理技术.doc

蟹池春季管理技术   摘要 主要从选放优质种苗、营造优良环境、肥水巧防青苔、其他管理技术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蟹池春季管理技术,以期为河蟹养殖业的高效、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春季;蟹池;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6.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256-01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动植物快速生长,加上天气变化大,日夜温差大,一般春季精养蟹池水质清瘦、青苔滋生、蟹苗死亡率较大。要养出大蟹、获得高产高效,就必须从春季管理抓起,摒弃原来“粗放、粗养、粗管”的做法,实行精管细作。   1 选放优质种苗   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敏捷、无病无伤、附肢齐全、色泽光亮、体表鳃丝附肢无附着物的蟹种,最好本地培育,运输时间不超过2 h,可减少长途运输造成的损伤,同时本地培育的也比外购的成活率高。蟹种放养在2月底前完成。   为提高河蟹的活力,下塘前主要采用“药浴”处理,杀灭体表携带的病原体,同时要进行“试水”处理,提高蟹种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下塘时一般选气温适宜的晴好天气。根据养成蟹规格增减放养数量,一般放养密度以1.2万~1.5万只/hm2为宜。若养殖的蟹池面积较大,则需在塘内先用网布进行小面积围栏,进行强化培养,脱壳数次后再放开养殖。河蟹塘中水体要保持清新,如遇春季强冷空气的倒春寒使池面结冰或遇大雪等天气,要加强池塘管理,同时要注意早、晚巡塘各1次,要及时破冰除雪,防止产生蟹苗冻害或缺氧致死。   2 营造优良环境   2.1 栽植水草   早期蟹种集中放养在环沟内,可以栽植伊乐藻,水草覆盖率控制在20%~30%。早期板田上水的池塘,蟹沟内可以不种水草,或者仅植于斜坡上,水草采用多品种种植,避免单一,早期种植伊乐藻,清明前后种植水韭菜或轮叶黑藻,水草按“条式”或“井式”种植,形成几条规则的“水道”,以方便风浪形成促进水―空气物质交换[1-3]。池塘内种植的沉水植物区可用网片分隔拦围,保护水草萌发。   4―5月勤割草头,频次保持在1~2次/月,每次分批操作,每批割草面积约控制在池塘总面积的1/4,待新草长出后,再割下一批;割草后施2~3次控草长根肥,一般在水草距离水面约30 cm使用,10~15 d施1次,连用2~3次[1-3]。   2.2 投放螺蛳   于清明前放螺蛳2 250~3 000 kg/hm2,清明前的螺蛳一般可以繁殖1次,可通过培育饵料生物,增加其怀卵量,降低养殖成本[1-3],然后在6―8月再次投放3 000~4 500 kg/hm2。   3 肥水巧防青苔   春季蟹塘肥水是关键,施肥可以促进池塘里浮游植物繁殖生长,主要培育硅藻、单细胞绿藻等有益藻类,既可为青虾、螺蛳等提供饵料,又可抑制青苔。同时,肥水还可以提高水温,提高蟹种成活率,促进河蟹早开食[4]。   由于春季水温较低,昼夜温差大,不易肥水,对肥料要求较高,不建议使用农家肥和无机肥,因为鸡粪、猪粪等有机粪肥在低温期不易分解,无机肥使用春末夏初会引起池塘水体发浑。建议以富含氨基酸的膏肥为主,辅以硅藻肥,于连续晴天8:00以后化水全池泼洒,新塘口或渗水较严重的塘口应适当增加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可以配合添加腐植酸钠使水色变浓,利于吸收光照,提高水温。若塘口水质过瘦,为了补充藻源,可在施肥前应加注新水;若有青苔滋生,应用杀青苔的药物进行防治,所选药剂要求对河蟹以及水草没有刺激性或刺激性较小[1-3]。   4 其他管理技术   4.1 放养滤食性鱼类   可在池塘中适当放养一些生活在水体中上层的滤食性鱼类,如花鲢、白鲢,既不影响河蟹生长,又可摄食池中浮游生物,同时获得适当的鱼产量,增加效益[1-3]。   4.2 控制水位和换水   前期蟹池应保持较低的水位,一般0.5~0.7 m即可,以便水温升高。以后随着水温上升和河蟹生长而逐渐加深,一般10~15 d加水1次,每次10~20 cm。在水位基本加满后,应及时换水,每7~15 d换水1次,每次换10~20 cm。如遇连阴雨,要适当增加池水深度,以防水温变化幅度过大[1-3]。   4.3 适时投饵   春节过后,如果气温回升较快,蟹种开食较早,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投喂饲料。及时开食有利于蟹种恢复体质、脱壳齐、成活率高。3月中、下旬,有些地区水温可达10 ℃以上,河蟹开始摄食,其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逐渐增加,投饵应掌握由少到多的原则。春季一般以精饲料(如配合饲料)为主,辅以15%~20%的粗饲料[1-3]。   5 参考文献   [1] 吴明.蟹池春季如何管理[N].中国渔业报,2015-04-13.   [2] 侯传宝.蟹池春季水质调节至关重要[N].中国渔业报,2009-04-06.   [3] 雷苑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