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玉米大斑病
第八章 杂粮病害 Corn/millet/sorghum DISEASES 本章学习重点: 1. 杂粮病害的种类和危害; 2. 玉米叶斑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3. 玉米茎腐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4. 玉米黑粉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 5 玉米病毒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第一节 杂粮病害概述 一 杂粮的种类和经济地位 二 杂粮病害的发生危害情况 世界 中国 河南 主要种类 1. 玉米病害 100多种 30多种 20多种 茎腐病、大斑病、小斑病 黑粉病、弯孢霉叶斑病、 病毒病等 2. 谷子病害 50多种 30多种 10多种 白发病、锈病、纹枯病 3. 高粱病害 50多种, 约30种 10多种 黑穗病、炭疽病、紫斑病 第二节 玉米叶斑病 Corn leaf spot and blight 一 发生与危害 1. 玉米大斑病:世界性病害,我国以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和南方山区的冷凉玉米产区发病较重。上世纪80年代,随着抗病杂交种的推广应用,大斑病基本得到控制。但到80年代末期,由于病原菌小种的演变,大斑病再度严重发生。 2.玉米小斑病 世界性病害,我国黄淮地区发生严重。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大面积推广感病杂交种,小斑病的危害日趋严重,成为玉米上的重要叶部病害。70年代后,随着抗病品种的推广,小斑病的发生和危害基本得到控制,但近年来由于抗病品种的大面积单一化种植和全球气候的变暖,某些玉米产区小斑病仍时有重发生,损失惨重。 3.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又称黄斑病、拟眼斑病,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该病日趋严重,目前已成为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吉林等玉米主产区的重要叶部病害。弯孢霉叶斑病在玉米抽雄后扩展蔓延迅速,重病株叶片布满病斑,甚至干枯,对产量影响很大。 二、症状(Symptoms) 1.玉米大斑病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苞叶和子粒。叶片发病后,发病部位先出现水渍状或灰绿色小斑点,后形成黄褐色或灰褐色梭形大斑,病斑中间颜色较浅,边缘较深。严重发病时,多个病斑相互汇合连片,致使植株过早枯死。田间湿度较大或大雨过后或有露时,病斑表面常密生一层灰黑色的霉状物。 2.玉米小斑病 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病斑初为水渍状小点,后渐变黄褐色或红褐色近圆形或长圆形病斑,边缘颜色较深。天气潮湿或多雨季节,病斑上会产生灰黑色霉层。 3.弯孢菌叶斑病 主要危害玉米叶片。病斑初为水浸状或淡黄色半透明小点,之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黄色病斑 。外围具半透明黄色晕圈,有时多个斑点可沿叶脉纵向汇合而形成大斑,甚至整叶枯死。潮湿条件下,病斑正反两面均可产生灰黑色霉状物。 三 、病原物( Pathogens) 1.学名及分类 大斑:无性态为玉米大斑凸脐蠕孢菌 Exserohilum turcicum 小斑:无性态为玉蜀黍平脐蠕孢 Bipolaris maydis 弯孢霉叶斑: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和不等弯孢霉C.inaeguacis, 三种病菌均属半知菌亚门。 3 .病原生物学 大斑病菌: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8℃;分生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23-25℃;分生孢子萌发的较适宜的温度26-32℃。分生孢子形成和萌发都需要较高的湿度。 小斑病菌:菌丝发育最适温度28℃-30℃;分生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23-25℃;萌发的最适温度26-32℃;分生孢子的形成和萌发均需要高湿条件。 弯孢霉叶斑病菌:病菌生长最适温为28~32℃,对pH值适应范围广。其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度为30~32℃,最适的湿度为饱和湿度,相对湿度低于90%则很少萌发或不萌发。 4.病原菌致病性分化 大斑病菌生理分化:有两个专化型,即玉米专化型和高粱专化型。在玉米专化型中,根据对玉米中含有的显性单基因Ht1、Ht2、Ht3和HtN的致病能力的不同,又分为5个生理小种,其中我国1号小种为优势小种,2号小种逐年增加,3号小种只在个别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