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课程整合推动学校变革概要
引言 打着变革旗号的学校数不胜数,但真正成功的少 各种经验层出不穷,但做到专业的少 零零碎碎地进行改革的多,但进行系统改革的少 一、正确看待改革 课程变革中的钟摆现象 二、合理定位课程整合 什么是课程 什么是课程整合 什么是课程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 课程标准是教学、考试和评价的依据 从“输入”(input)走向“输出(output) 课程标准包括内容标准和表现性标准 表现性标准=质量标准 基于课程标准的含义 目标源于标准 注重“输出” 评价驱动 成就学生 关于课程整合的争议 Susan M. Drake把课程整合分为三类 1.多学科课程整合(Multidisciplinary) 2.学科间课程整合(Interdisciplinary) 3.超学科课程整合(Transdisciplinary) 课程整合需要“基于课程标准” Susan M. Drake(2007)Creating Stands-based Integrated Curriculum “核心素养”对于教师来讲,要有课程的“大观念”,仍然需要“基于课程标准”。 例 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来讲,指“核心能力” 核心素养对于教学来说,要打破三维目标的割裂状态(知-行-为) 三、找到课程整合的“细胞” 好复杂的课程教学! 课程整合细胞“密码”解读 (1)学校应达到哪些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四、让“细胞”生长起来 课程整合:课程开发的一种方式 课程=有效教学 把“细胞”“移植”到下面几个方面中去: 1.课堂教学的设计 2.学期课程方案的设计 3.学科课程整体规划方案 4.学科间课程整合方案 走课程整合的内生之路 课程整合不能依靠领导“拍脑袋” 课程整合不能依靠专家设计方案 课程整合的前提:教师有课程能力 课程整合的精彩之处:教师拥抱在一起 我的梦想——教师是精彩课程的创生者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 从“一”走向“多” 教师变化列举 思维上:系统思考;一致性设计 话语上:基于课程标准 案例 行动上:重构课程;与国家课程标准对话 研究上:学科间课程整合;伙伴式校本研究活动 状态上:进入研究状态 走出职业倦怠 七、注重方案的设计 规范方案的撰写—课时教案格式 学习目标:将内容标准具体化为学习目标 评价设计:作业(习题或表现任务) 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过程:收集学生的过程表现,解释并促进 评价:判断关键目标的落实,引导学生自评 逆向教学设计:保证学习增值 规范方案的撰写—学期课程纲要格式 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教师;课程类型;课时;日期。 课程元素: 课程目标:源于课标与学生研究;4-6点,每点1-3句;兼顾三维目标;指向关键结果的表现;叙写规范 课程内容:基于目标、学情、条件处理教材,有逻辑地选择与组织相关的知识或活动;课时安排合理等 课程实施:方法与目标匹配;围绕学生的学习表现;创造丰富的、促进的情景;提供多样化的支持等 课程评价:设计基于目标的作业;评价结果的解释与目标相匹配;相关评价政策清晰且可行等 所需条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 案例 规范方案的撰写——主题课程方案格式 ■对各学科课程标准统整分析 ■选定主题课程名称 ■寻找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用知/行/为工具进一步分析 ■确定课程目标 ■设计小单元(内容+实施) ■创建基于标准的评价方案 八、采取合适的改革策略 允许不改革 尊重不改革者 自愿参与 少些“强力推进” 大策略:从“管理”走向“领导” 把课程整合项目上升为学校发展战略 发自内心地认可课程整合的重大价值 校长必须走在改革者的队伍中间 共同体/愿景/问题解决/行为引领 学校的课程领导力至关重要! 结束语 让课程整合成就真实性学习! 资料来源:崔允漷教授讲课稿 感谢倾听 以课程整合推动学校变革张斌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zhangbin70@126.com2015年10月 改革有风险 歧路也多多 圖1 課程改革啟動了? Parsons,1987 课程改革的复杂性 课程=教学 课程与教学是两回事 评价与课程教学同步 评价在课程教学之后 进行系统思考 进行“点”的思考 把学生带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