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技术学-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教育技术学专业(040110)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年6月
一、专业概况
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领域一个独立二级学科成立于1993年,因此是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综合应用性学科。
南京大学教育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金陵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之一)在我国首创电化教育专业,先后培养了14届毕业生,成为中国第一代电化教育创始人和奠基者的摇篮。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于2003年开始挂靠本系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培养教育技术学方向硕士研究生,于2007年独立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借鉴国际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沿与经验,秉承我国同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依托综合性大学所具有的学科群体优势及学术研究氛围,融合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力量,统整式、前瞻式地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旨在培养服务于教育科研机构、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商业企业领域教育技术研究、设计、开发与管理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研究生导师有桑新民教授、张宝辉教授、梁林梅副教授等。
授予学位:教育学硕士。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具有较高文化修养、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有坚实的教育技术学理论功底和研究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
1、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诚朴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道德。
2、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能力,具有独立、批判性地思考和解决教育技术领域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在本学科前沿进行科学研究的潜力。
3、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教学、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网络资源建设与管理,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
4、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和较高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具有较强的跨文化学习与交流能力。
三、研究方向
1、学习科学与技术
2、教育技术国际比较研究
3、现代远程教育
四、招生对象
招收具有本科学历的高校毕业生以及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大专毕业生。考生需通过全国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科目为:101政治、201英语和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复试为教育技术学理论综合笔试和上机两部分。本专业接收推荐免试生, 欢迎计算机、信息管理、传播学、具有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教育学专业等考生跨专业报考。
五、学习年限
l.学历教育:学制三年。
2.非学历教育: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两年,折合全脱产学习时间不少于一年。
六、课程设置
本专业准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一般需修满32学分,非本学科及同等学力者为36学分。其中,A类课程即公共基础课8学分;B类课程即教育学学位课程6学分;C类课程即专业必修课程8学分;D类课程即选修课程10-14学分,其中3-5学分须为跨一级学科选修课程。
A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2学分)
英语 (4学分)
B类:
教育哲学 (2学分)
高等教育管理 (2学分)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 (2学分)
C类:
学习科学与技术研究 (2学分)
教育技术学前沿与国际比较研究 (2学分)
教育科学的定量方法 (2学分)
教育研究的质性方法 (2学分)
D类:
※知识管理与远程教育 (2学分)
※教育统计学原理与应用 (2学分)
注:带※为指定选修课,另可选修本院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经济与管理、高等教育学专业或其他院系地相关课程。
七、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负责制和导师组集体指导相结合,论文阶段由专门的导师指导;立足于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教育技术的教育基础、技术基础、艺术基础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
2.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相结合,要求研究生参加教师的有关课题研究工作,参加校内外有关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协作,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服务能力。
3.充分利用局域网和互联网的学习与研究环境,让学生进行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