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基因工程的应用讲述
ES细胞技术发展历史 1995年,Thomson从恒河猴中分离了猴的ES细胞; 1998年,Thomson从人的囊胚中分离成功人的ES细胞; 2000年,Bongso等建立了人的ES细胞株 …… * 2、DNA同源重组技术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在细胞的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同或相似DNA序列发生的重新组合。 * DNA同源重组技术 20世纪70年代,在酵母的研究中,首先提出DNA同源重组的概念; 1985年,Smithies等在肿瘤细胞中实现了人工打靶载体和内源b-球蛋白基因的同源重组; 1987年,Smithies和Capecchi在小鼠ES细胞中分别实现了次黄嘌呤磷酸转移酶的同源重组和定位剔除; 1988年,Mansour建立了正负筛选方法,筛选与打靶载体发生同源重组的阳性细胞。 * 3、基因敲除或剔除(knockout) 原理:利用基因打靶技术,通过同源重组将靶基因在细胞或动物个体中的活性完全去除, 制备基因剔除动物 。 过程:首先在体外进行靶基因的缺失突变,即构建携带突变基因的打靶载体,然后将打靶载体导入ES细胞,通过同源重组将基因组中的野生型基因置换下来。 1989年基因敲除小鼠首次报道。 * * * * 4、基因敲入(knockin) 原理:通过同源重组将外源基因定点插入基因组,并获得表达,所制备的转基因动物。 过程:首先构建携带外源基因的打靶载体,然后将打靶载体导入ES细胞,通过同源重组将外源基因整合至ES细胞基因组,制备转基因动物。 * 5、条件(conditional)基因打靶 原理:利用Cre-loxP技术,先通过与打靶载体的同源重组,在基因组中引入loxP位点,再通过Cre介导的DNA重组,在特定组织或特定时相,实现靶基因的修饰或改变。 优点:实现基因剔除的时空控制。 1994年,Gu等利用Cre-loxP技术,首先建立了组织特异性基因剔除小鼠。 * Cre-LoxP技术 A TGTAT G T ACATA C Cre酶(cyclization recombinase):来源于P1噬菌体,位点特异性的DNA重组酶,介导两个34bp的LoxP位点之间的DNA重组,使LoxP位点间的序列或基因被删除。 LoxP位点:由两个13bp的反向重复序列和8bp的间隔序列组成,其中反向重复序列为Cre酶的结合位点,间隔序列决定LoxP的方向。 5’-ATAACTTCGTATA 3’-TATACGGAGTTAT TATACGGAGTTAT-3’ ATAACTTCGTATA-5’ * * 组织特异性的Cre转基因小鼠举例 启动子 Cre重组酶表达的靶组织或细胞 albumin 肝脏 insulin 胰岛b细胞 adipose protein 2 脂肪细胞 b-lactoglobin 乳腺 keratin 5 皮肤 muscle creatine kinase 骨骼肌 myosin 心脏 protamine-1 精子 CD19 B淋巴细胞 proximal lck T淋巴细胞 Wnt-1 or engrailed-2 神经系统 * 可诱导表达的Cre转基因小鼠举例 启动子 诱导物 Cre表达的靶组织 Mx1 IFN 肝脏、免疫细胞 CMV-tTA tetracycline 广泛表达 CMV-ER tamoxifen 广泛表达 * 6、基因捕获技术(Gene Trapping) 原理:建立一个携带随机插入突变的ES细胞库,筛选基因的显性突变或隐性突变; 乙烷亚硝基脲(N-ethyl-N-nitrosourea,ENU):化学致突变剂,通过乙烷化反应导致DNA的随机、单碱基突变; 2000年,建立ENU基因捕获方法,进行基因显性突变的大规模筛选。 * 7、转座子介导的基因打靶 * (三) 利用核移植技术制备转基因动物 主要应用于大动物; 一般采用胎儿成纤维细胞,经基因打靶的方式将外源基因定点敲入动物基因组,再经核移植将打靶成功的成纤维细胞的核移植入去核的卵母细胞,发育成个体; 优点:将转基因动物的筛选提前到成纤维细胞的筛选,大大降低了转基因大动物制备的工作量和成本。 * 核 移 植 技 术 1938年,Spemann提出了细胞核的全能性和将分化的细胞核移植到卵母细胞的设想; 1952年,Briggs和King将蛙胚胎细胞核注射导卵内,构建的重组胚胎发育成蝌蚪和蛙; 1962年,Gurdon证实已分化的细胞核可恢复其全能性; 1969年,开始哺乳动物的核移植研究; 该技术源于用微细玻璃管对阿米巴原虫进行的核注射 * 1981年,Illmenser和Hoppe将小鼠胚胎内细胞团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受精卵中,克隆出3只小鼠; 1986年,Willadse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