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诗歌赏析第十讲张枣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当代诗歌赏析第十讲张枣概要

耽溺于生与耽溺于语言:张枣的恐惧与优雅 ——《镜中》、《早晨的风暴》 张枣简介 张枣(1962-2010),湖南长沙人。先后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1985年赴德留学,长期寓居西方,获得德国特里尔大学文哲博士,曾任教于德国图宾根大学。21世纪初回国,先后任教于河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3月8日因病去世。 张枣是当代中国著名诗人,曾与柏桦、欧阳江河、翟永明、钟鸣并称“四川五君子”。主要作品有:诗集《春秋来信》、《张枣的诗》;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现代性研究》(德文);译作《史蒂文斯诗文集》、《月之花》、《暗夜》;主编有散文集《黄珂》等。 1、生命的虚无 张枣: “生活没意思”。 “这个人间的本质,只有两个字:残酷!” ——陈东东《亲爱的张枣》 一、耽溺于生:非目的论生命观 气质与风格 钟鸣: 他在诗中言及死亡,就像每天吃的大萝卜,甚至不惜说,让我死吧。 ——钟鸣《诗人的着魔与谶》 2、向死而生:耽溺于生之俗乐 张枣岳母: 张枣这个人真是滑稽,嘎滑稽,馋得不得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馋,这么喜欢吃东西的人。…… 傅维: 有一次我到你岳母家送你,时间尚早,你说,再去菜场转一下吧。拖着行李在菜场里流连了很久,你买了把蒜苗,抓着它匆匆塞进大箱子,这才打车奔机场去。 张枣: 我有成群的女友,最美的是那个巴登巴登市市长的女儿。 ——陈东东《亲爱的张枣》 张枣: 就是这片蛙声,还好有这片蛙声,靠着这片蛙声,我们就可以过下去了。 ——陈东东《亲爱的张枣》 翻检旧信,他这样写过:“……一是我酗酒,专业的酗酒者,我不好意思告诉你”;另一封:“我目前正在戒烟,暂时算成功了。我只是想玩一玩意志,只是一种极度的虚无主义而已。” ——钟鸣《镜中的故人张枣君》 傅维: 我没有见过一个人会把青椒皮蛋送进嘴前,无比温柔地说,让我好好记住了这细腻丝滑还有清香,我们再说话,可好?我也没有见过任何人在我描述上海菜糟溜鱼片和水晶虾仁的时候那样地热切和专注,即便这样,他这份倾心和迷恋如果不能化成诗之精妙,那么世俗之好,红尘之沉醉,还是不能把他从心中诗苑拉走须臾,是的,他守望与辛苦的胆子一分钟也没有卸下过。 ——傅维《美丽如一个智慧——忆枣哥》 二、耽溺的于语言:“元诗” 1917年以来白话文的全面确立,当然不仅仅是一项语言改革以适应社会变革的措施,从文学发展的意义上讲,它是要求写作语言能够容纳某种“当代性”或“现代性”的努力,进而成为一个在语言功能与西语尤其是英语同构的开放性系统,其中国特征是:既能从过去的文言经典和白话文本摄取养分,又可转化当下的日常口语,更可通过翻译来扩张命名的生成潜力。 我个人是要求在学术上将这“现代性”定义为“现代主义性”的辩争者,这是基于如下的细读结果:围绕“消极主体性”(negative subjectivity)这一寰球性现代主义文学核心意识形态,上述诗人的作品稍迟甚至平行地实践过任何可辨认的现代主义诗学手法——“苦闷的象征”到对言说困难的升华,意象构图、自动写作到超现实结构,从“抒情我”的面具化到寻找客观对应物。 为何到了1949年当社会现实发生巨大变化时,而此刻也正是白话文作为能容纳现代性的惟一开放性载体得到了全面认证,中文现代主义诗歌技法的实践也日见成熟的时刻,这些诗人会突然一致似乎是主动地放弃了写作的延伸呢?    主动放弃命名的权力,意味着与现实的认同:当社会历史现实在那一特定阶段出现了符合知识分子道德良心的主观愿望的变化时,作为写者的知识分子便误认为现实超越了暗喻,从此,从边缘地位出发的追问和写作的虚构超渡力量再无必要,理应弃之。 这种态度显然与纯现代主义写者如马拉美、艾略特或曼捷思塔姆完全相反:他们处变不惊,沉潜语言本身将生活与现实的困难与危机转化为写作本身的难言和险境,因而也能保持在美学范畴内完成对“消极主体性”的克服,而向非个人化这一经典现代主义诗学手法的转变。 当代中国诗歌写作的关键特征是对语言本体的沉浸,也就是在诗歌的程序中让语言的物质实体获得具体的空间感并将其本身作为富于诗意的质量来确立。如此,在诗歌方法论上就势必出现一种新的自我所指和抒情客观性。对写作本身的觉悟,会导向将抒情动作本身当做主题,而这就会最直接展示诗的诗意性。这就使得诗歌变成了一种“元诗歌”(metapoetry),或者说“诗歌的形而上学”,即:诗是关于诗本身的,诗的过程可以读作是显露写作者姿态,他的写作焦虑和他的方法论反思与辩解的过程。因而元诗常常首先追问如何能发明一种言说,并用它来打破萦绕人类的宇宙沉寂。 表达(节选)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