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课件):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共51张ppt)讲述.ppt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课件):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共51张ppt)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课件):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共51张ppt)讲述

(1)细胞膜的内外均为水环境,磷脂分子构成疏水端相对、亲水端朝向水环境的双分子层,有利于细胞膜内外正常进行物质交换。磷脂分子相互之间不连接,磷脂分子中的2分子脂肪酸总有一个是不饱和的链,因此脂肪酸长链在双键处发生弯折。当分子旋转时会使相邻分子发生位移,有可能制造出一个瞬间的缝隙,为物质扩散创造了机会,而且分子始终处于运动中,因而使细胞膜呈液态流动状。细胞膜流动性对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水分子等细胞所需的小分子能自由进出细胞;被选择吸收的大分子可通过膜泡方式进出细胞;如果流动性下降过多,细胞膜膜黏度增加,附着其上的酶将会失去活性,细胞膜的各种活动将难于进行。 (2)离子或有些小分子等不能直接透过细胞膜,但它们能与膜上某些蛋白质发生作用,导致相关蛋白质分子发生临时性改变。这些蛋白质会出现临时“隧道”或发生穿膜运动,使相应的离子或小分子有机会通过细胞膜。膜上的这些蛋白质分子被称作载体,是专一性运输特定物质的工具,细胞膜的选择性就是由其上的蛋白质载体决定的。有的膜蛋白能催化与膜有关的生化反应;有的膜蛋白则是激素或其他活性物质的受体。膜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不同膜上的蛋白质的具体种类是不同的,所以其生理功能也不同,如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等。 5.另外,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和脂类分子结合成的糖脂。 糖被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胞间信息交流和血型决定等有密切联系 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糖类。其中,脂质约占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约占2%~10%。 1. 在建立生物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起到 怎样的作用? 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如电子显微镜的诞生使人们终于看到了膜的存在;冰冻蚀刻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使人们认识到膜的内外两侧并不对称;荧光标记小鼠细胞与人细胞的融合实验又证明了膜的流动性等。没有这些技术的支持,人类的认识便不能发展。 *  在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活动中,根据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用哪一种材料做细胞膜,更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 塑料袋、普通皮、弹力布 新课导入 选择依据? 1.细胞膜是一层很薄的膜,是细胞这个生 命系统的边界。 2.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让一部分物质通过,其他物质不能通过。 3.细胞膜具有一定的伸缩性(通过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三种材料相比较,弹力布更能体现细胞膜的柔变性和一定的通透性。 胆固醇 磷脂分子 蛋白质分子 糖蛋白 磷脂双分子层 生物膜的结构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假如进入“时光隧道”,此刻的你回到19世纪,将有幸和各位科学家一起研究细胞膜的结构,高兴吗?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从生理功能入手的科学探究 实验: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凡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19世纪末“欧文顿实验” 材料1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溶于脂质的物质 细胞膜 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化学分析表明: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 20世纪初,科学家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 材料2 1925年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发现展开层后的脂单层面积是红细胞的表面积的2倍。 实验思考: 从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3 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 空气 水 观察在水中的分布情况: 1. 最初认识到生物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从生理功能上入手,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的。 2. 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 有必要,通过鉴定能更准确地说明问题。 那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呢 当时的技术不能实现 3.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不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为什么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 科学家如何从这一现象推导出“脂质在细胞膜中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