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世纪末中国少数民族女作家文化寻根的话语表述.doc
20世纪末中国少数民族女作家文化寻根的话语表述
文章摘要:20世纪末,中国少数民族女作家以民族和女性的双重身份写出了大量具有文化寻根倾向的文学作品,她们的作品既有民族性的体验,同时又有女性的话语表达。本文将以藏族女作家央珍、梅卓为例,她们多元化的身份,使其自觉深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本原,从女性的视角反思民族宗教、重构民族历史,用文学为民族文化记忆谱写了新的篇章。
关键词:文化寻根;民族宗教;民族历史;
在新时期“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历史大背景下,伴随着国内民族政策的“拨乱反正”、寻根文学思潮的兴起以及外来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的民族身份认同意识逐渐觉醒,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产生日趋强烈的认同感。这些具有民族身份意识的少数民族作家回到本民族文化地带,或书写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或审视本民族文化以此拓展了民族话语的表述空间。这样的文学书写,我们称之为文化寻根现象。在这些具有民族身份认同意识的少数民族作家群中,包括一批少数民族的女作家,尤其是一批藏族女作家的出现,她们站在民族与女性的双重立场,凭借其女性特有的敏锐洞察力和感知力,以细腻的情感和民族性的话语表达,写出了大量具有文化寻根倾向的作品。她们的“文化寻根”不仅带有浓厚的民族性色彩,同时还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将女性体验与民族文化相交织,使其作品呈现出与男性少数民族作家“文化寻根”作品相比不同的特质。
作为作家的少数民族女性,她们的身份无疑是多重化的,既是少数民族又是女性本身,同时受过高等教育的她们还有比本民族女性更多一层的身份:知识分子。首先,作为本民族的后裔,她们深受母族文化的熏陶,对母族文化有着自觉的传承,不管是对本民族的民族历史、日常生活、民族习俗,还是对本民族的精神世界,她们都有着深厚的民族生存积淀和稳定的民族文化记忆。因此,在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女作家们笔下大量民族元素和民族记忆的书写: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神话传说、民族历史等等,有意识地去反映民族文化的独有魅力。其次,作为女性本身,这些女作家都有着充沛的女性生命体验,比男性更能理解和感受到女性的生存境况和情感需求,女性生命的内在感受使她们在书写中开始目光向内,塑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关注女性的命运和个人的情感世界,使其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通过其个性化的叙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她们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超越狭隘的民族界限,体现出对民族复兴强烈的责任感。本文将以藏族女作家央珍、梅卓的作品为例,来探讨在当代文化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女作家是怎样来进行文化寻根的话语表述。
一、对民族宗教的反思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是由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意识形式。”①简而言之,宗教的核心就是对神的敬畏心态,而这种敬畏之情繁衍出人们对宗教的依赖感,虔诚感和罪恶感,使得人们把一切的自然现象和人世命运都归因于神的旨意。青藏高原险恶严酷的自然环境伴随而来的是藏人生存的艰难不易,在人与自然的抗争中,人们饱受身体的磨练与心灵的煎熬,对自然的恐惧使得他们不得不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对自身命运的无力把握促使他们不断寻求避免这一切的办法,于是宗教成为人们面对苦难和不幸的唯一解脱。佛教自公元七世纪从印度传入西藏以后,与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相互吸收融合,并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在公元10世纪取得了在西藏的统治地位,由于其在传播过程中吸收了大量藏语言和藏文化的特点,因而被人们称为藏传佛教。②在几乎全民信教的西藏,藏传佛教不仅是藏民全部的精神信仰,同时它还对人们的道德规范、行为整合乃至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正因如此,西藏形成了特殊的政教合一的社会结构。
在藏族作家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与宗教相关的描写。自20世纪50年代西藏的和平解放发生巨变之后,宗教被视为落后甚至反动的思想遭到了彻底的批判,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扎西达娃的《朝佛》,正是通过宗教与现代文明的对立来否定宗教的愚昧。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国家对民族政策的不断调整,宗教文化得到恢复,与此相应的文学作品关于宗教的表达也逐渐丰富起来:扎西达娃的《西藏,隐秘的岁月》从历史的风云中来洞悉宗教的永恒;阿来的《尘埃落定》中,宗教成为权力与财富的争夺;范稳的《水乳大地》中,宗教成为人们从纷争走向融合的精神纽带。纵观此类男性作家的作品,不难发现在男性作家笔下,其对宗教重点所要揭示的是宗教元素在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中的话语表述。
然而,作为女性的藏族女作家们,她们一方面既有对藏民族宗教生活方方面面的描写,作品洋溢着浓烈的宗教氛围;另一方面,她们比男性作家有着更为清醒而自觉的女性困难意识,敏锐地将目光投射到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