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热对出版转型的启示.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P热对出版转型的启示.doc

IP热对出版转型的启示   【摘要】 IP热对出版业来说,或许只是昙花一现的时髦词,但是追根溯源,我们就可以看到当前中国社会内容价值传递方式的变革正在发生。因此,IP热对于出版业乃至其他产业,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出版业转型必须面向各自受众,专注于价值创造和传递。本文分别针对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的转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给出了策略建议。   【关键词】IP 出版;知识产权;创新; 转型   【作者单位】侯俊琳,科学出版社。   自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签订后广泛使用的知识产权一词,以英文缩写的IP (Intellectual Property)近年来摇身一变成为跨媒体领域的热词。对此现象有所关注的人都知道,当下人们谈论的IP,特指“拥有大量粉丝群体的可供改编为影视的网络文学作品” [1]的知识产权。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快速融合的今天,IP或许只是昙花一现的时髦热词,但是在出版行业艰难转型的背景下,又让人深感到对未来的启示。   一、IP热是价值传递方式变革的反映   如前所述,IP本身不是新生事物,是流行文化体验的衍化[1],即使是在电影网生代的意义上谈IP,它与传统的文学作品的剧本改编也无本质上的不同[2]。只是在这个争先恐后赚快钱的时代,IP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巨大刷屏能力被符号化了,于是有影响的IP版权纷纷被哄抢。抢购者不管是否有专业运作能力帮助IP增值,至少都可以依靠已有的粉丝为衍生产品买单保底。结果就是,大量的资金涌入电影产业,大量的人赚一笔就走,大量的优质内容被低水平衍化,大量的IP成为过眼云烟,IP传播链条上的大多数人都变得心浮气躁,都想趁热打铁。典型的例子就是,各种网络小说和电视综艺内容在资本的推动下被拍成电影,在粉丝经济的支撑下形成波澜起伏的IP电影热潮。   然而,以《失恋33天》为代表的票房和口碑双赢的影片寥寥可数,就算是有些制作欠佳的电影靠强力营销卖座超过了预期,也难免透支粉丝信任,模式不可持续[3]。当然,结合中国经济和电影产业的发展阶段看,转型期追求短线投资,电影产业本身还处于数量堆积时期,好作品的数量不足以满足大众需求,粉丝经济依然是大众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IP热又可以说是一个必经过程,虽然市场终究会回归理性。   所以,如果把IP理解为有创意的内容,我们大可不必为好的IP遭遇哄抢而恐慌,在媒介融合和自媒体日趋主导的时代,优质IP的诞生速度只会加快,不会放慢;对受众来说有价值的体验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具有交互性。今天发生的一切,可能都只是内容价值传递方式变革的中间阶段,几乎很难有人永远走在前面。不同行业的人只需要专注于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选择一种创造价值的方式成为立身之本。   二、出版业转型必须专注于价值创造   互联网时代,出版业最深切的感受恐怕就是,我们早已失去了对版权孵化的垄断地位,从最初的广播电视,到后来的互联网和新媒体,再到今天风头正健的直播和VR,日益全面立体化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不仅推动版权跨越文字和图片实现了形态上的多元化,也正在逐步打破价值传递的传统模式。过去,人们需要通过图书等媒介获得的相当一部分知识,未来可能不再需要专门去学习和记忆,而是变得即时可得、随用随取;过去,人们需要通过人脑分析处理的某些信息,未来可能借助工具或在线协助就可以直接得到结果;过去,人们需要外出或接触才能获得的一些体验,未来可能独自在家就可以获得。凡此种种,十年前,大多数人都觉得只是科幻的场景,在今天似乎已经离我们越来越接近。所有这些意味着,图书所具有的媒介差异性越来越小。换句话说,传统出版产业链的断裂正在发生,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   综观构成当前IP热潮的诸多项目中,很少有出版企业处于主导地位[4],即使部分出版企业努力尝试传媒化经营,在产业上下游实现了部分延伸,但是依然没有形成出版之外的绝对竞争优势。原本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探索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出版企业,如今又面临着更深层次的媒介融合和产业融合,它们究竟该何去何从?   我们首先对价值需求做一个简单分析。过去传统模式下,人们一般认为优质的内容就是价值,通俗点的例子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过去20年,人们已经认识到传播的重要性,所以提出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然而如前所述,在价值传递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革的今天和未来,人们很可能不用举杯就可以得到喝酒的体验,进入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状态。那么,这中间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显然已经不是酒了,而是喝酒的感觉,就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体验。所以,对于出版行业来说,过去赖以生存的专有出版权的内容,如果不能和帮助受众实现有效体验或链接的途径捆绑,它的价值将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说,当前提到的IP,狭义上所指就是那些“已经得到有效传播的优质内容”。   传统出版业务分为学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