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景物为情思”.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景物为情思”.doc

“化景物为情思”   摘 要:“化景物为情思”以虚写虚,则为超脱虚无之虚;以实写实,人之僵,而物必死;故唯有以实写虚,化实为虚,方能达无穷之境,意味深远悠长。   其对生活的审美追求呼唤着当代人潜在的“人文情怀”,让美学这一理论不再高高地凌驾于形而上的体系中,而是让其回归到生活中来,体验生活的真谛与鲜活,关注审美实践。   关键词:情思;美学;自然;空间;通古   晚明士人文震亨所著《长物志》,是我国古代记载园林之美学思想、设计思想和工艺美学思想的一部经典之作,此书是古人努力的印证,集中体现了晚明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追求高雅的生活乐趣以及诗情画意的艺术追求。书名“长物”,专指园林器具花鸟虫鱼,而此类皆是玩物。长物共欣赏,轻松有趣才是,而“长物”也果然轻松有趣。读完此书,竟有些许感时伤怀,若因作者文震亨之缘故?而不得知。《长物志》字里行间,时时透露出仰慕先贤、欲追古风的情节。凡物以古以朴为上,否则为俗。由于家学渊源,该书作者也是园林艺术的践行者,作者取名“长物”,是采用《世说新语》中王恭的“身外余物”之意,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从容、悠然的旷达心境。   一、诗情画意见自然   《长物志》具有较高的园林美学思想,“师法自然,宛如天工”这一核心思想贯穿于本书造园理论的各个环节,在“叠山理水,移步换景”的造园手法中,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古雅”的追求。《长物志》描述了作者自己所向往居住的生活环境:“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吾挤纵不能栖岩止谷,追绮园之踪;而混迹度市,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1]同时采用:“取顽石具苔斑者嵌之,方有岩阿之致”[2]之情景的造园手法,石阶上要有蔓延的野草,还要取用未曾雕琢的带有太苔藓痕迹的石块。崇尚自然不只是文震亨个人的审美趣味,更是晚明文人普遍的审美追求,也是一直延续至今的一个传统。历来的画论认为师法自然是山水画创作的根本途径,“诗古人”不如“师造化”。明唐志契说:“凡学画山水者,看真山真水,极常学问,便脱时人笔下俗套……故画山水。而不亲临极高极深,徒摹仿旧栈道瀑布,是模糊丘壑,未可便得佳境。”(《绘事微言》) 作画与造园皆如此。大自然的千山万水、日月烟霞,正是造园者取之不尽的题材。 文震亨在室庐卷中关于造园的设计强调“天人合一”的自然意境。“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命题,即主张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而不是对立。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从先秦之后,“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主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进而影响人们的自然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表现自然,并不只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而在于探求蕴藏在自然形式中的内部美。如刘托先生所讲:正是这种探求,使古代文人士大夫从云日辉映、空水澄鲜、池旷春草、园柳鸣禽等种种山水景观中悟到一种理性之美,并从中体验出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境界。   随着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高楼大厦层层叠起,在都市生活的人们对自然的追求出现了矛盾的状态: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人们开始远离自然;而另一方面人们又向往自然,进而追求生存环境的艺术化。1990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念,所谓的“山水城市”即将我国山水画移植到中国现代城市种种,也是发展我国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命题。但现在这一命题到了开发商的手里就发生了些扭曲,他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建筑的商业化,以及文化的现代化。但在笔者看来,一个城市的建设,不是因为有山有水的造设就能与“天人合一”的建筑造园思想相匹配的,而是如文震亨所述:“门庭雅洁”“室庐清靓”“种佳木怪箨”“阵金石图书”,使日常生活与自然相伴,并达到“忘老”“忘归”“忘倦”这三忘之境界,顺应自然,遵循自然法则和秩序。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化不只是模仿和再现的艺术,实际上是作为一种表现艺术在与大自然发生着关联,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行一场古代与现代的时空对话。同时,还应该追求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从而放弃已有形式上的搔首弄姿。意境对中国建筑而言涉及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方面指的是创作者和鉴赏者能动的主观思维活动,客观方面指的是建筑的外在形象、空间序列和它所表现出的艺术氛围。这也正是意境这一美学概念能引入建筑艺术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意与境需两者兼具,我们所造之物不是只需要一个没有内容只在乎形式的空壳所能量化出来的。   二、虚实相济展空间   文震亨在描述卷三水石篇 卷八位置篇时,表达了丰富的空间美感。在建筑园林中,常常采用借景、对景、隔景、分景等空间布置手法来扩大空间,创造空间,从而丰富人们对空间美的感受,享受空间美所带来的意境美,主张从有限的世界通向无限的宇宙,“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要须回环峭拔峰则太华千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