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文的常态与变态》的语言学解读.doc
《中文的常态与变态》的语言学解读
摘 要:《中文的常态与变态》一文蕴含着很多语言学知识。从整体上来说,中文的变态与常态体现了语言的发展与规范的关系。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分析,阐述了文中提到的“中文变态”的具体表现并探究了产生“中文变态”的原因:中英语言接触;汉语中的空位现象。余光中先生在文中提到的“变态”在如今的现代汉语中大都变成了“常态”。
关键词:《中文的常态与变态》;余光中;语言学
一、语言的规范、发展与自身的调节性
(一)余光中先生强调语言的规范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的交际功能要求在特定的社会、民族或地域中语言必须是规范的,如果语言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会造成交际的混乱。他更为强调语言的规范性, 强调语言在变中应保持常态,要在了解汉语的常态、尊重常态的基础上求变。他在文中多次说道,语言使用者必须按照历史上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语法规则运用语言。针对“坚持中文的常规坚持,会妨碍作家创新”的看法,余光中先生也做了有力的反驳。中文的常态与变态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汉语规范与发展的关系。
(二)传统汉语语法理论研究不足,缺乏规范性标准
中文之所以在五四之后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还因为传统汉语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关于汉语语法方面的研究很少,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更不用说语法的规范性标准。所以在舍弃文言文,口语书面语化的过程中,文人没有可以奉行的标准,只能借助于西方的语言学理论。例如:名词的单复数现象,文中指出:“人们”取代原有的“人人”、“大家”、“大众”、“众人”、“世人”。电视上也有人说“民众们”、“听众们”、“球员们”。“……之一”虽然是单数,但是背景的意识却是多数。由于汉语语法缺乏规范性标准,所以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英语语法思维不断渗入汉语思维,影响着人们的遣词造句。
(三)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语言规范的重要性。但是,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语言自身还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语言是一个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在语言的发展演变中,语言自身并不是完全消极无能的,语言自有一套调整调节内在各种关系的功能。正是这一种功能保证了语言在满足人类交际需要的前提下,不断发展。余光中先生说的“中文中的常态与变态”就是汉语增值过程中的混乱现象。这种现象在任何语言中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语言生命力的体现。语言的发展就是在混乱和规范中保持平衡的过程。这种混乱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不适合语言的交际,就会在语言中消失,这就是语言中的自我调节功能。所以,我们在语言规范的过程中,不应强制性地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改变语言的内部规律。要给语言的自我调节留下广阔的空间。
二、语言接触过程中,外语对汉语的影响
汉英语言接触对汉语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影响。其中,影响最大、表现最明显的是词汇和句法方面。这一时期,汉语受英语的影响发生的变化又被称之为汉语的“欧化现象”。
(一)欧化的具体表现
1.词汇层面
词汇作为语言中最开放的一部分,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变化最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应用较少。如:“许多人写中文,已经不会用成语,至少会用的成语有限,显得捉襟见肘。一般香港学生目前只会说‘总的来说’,却似乎忘了‘总而言之’。同样地,大概也不会说‘一言难尽’,只会说‘不是一句话就能够说得清楚的’。”
(2)抽象名词的泛用和弱动词现象。受西方语言的影响,汉语中原有的动词,化具体为抽象,出现动词名物化现象。余光中先生甚至认为“已经到了‘名词成灾’的地步”。名词的泛华对动词也产生了影响,简单明了的动词逐渐成为万能动词的片词,导致了现代汉语中形式动词的出现。
(3)虚词“的”的广泛应用。由于抽象名词的增多,使汉语句子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万能动词+动名词”的表达方式。如文中“本校的校友对社会贡献很大。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反应十分热烈。我们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已经详加研究。”等句子,在当时较常用的写法为“本校的校友对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作出了十分热烈的反应。我们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两句表达方式的转换依赖“的”字才能实现。也产生了现代汉语中,一个极具争议的结构“N的V”结构。如文中提到的“他的收入的减少”“横贯公路的再度塌方”。这一结构中有关“的”和“V”的性质,语言学界一直争论不断,到现在还没有统一的看法。
(4)连接词的广泛应用。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古汉语中虽然有连词“与”但使用频率不高,主要靠词语之间的内部逻辑顺序组织语言。例如“君臣、夫妻、父子”体现的不仅是语法上的并列关系,更是一种社会的等级关系。而在西方社会中,注重民主自由平等,所以表示并列关系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