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城》中的香港本土意识.doc
《我城》中的香港本土意识
摘 要:摆脱现实主义框架,从香港本土意识的角度关照西西的小说,更易于把握西西小说创作的内涵,理解她小说中的实验意义。本文从香港本土意识出发论述《我城》中的香港本土意识。
关键词:西西;《我城》;香港;本土意识
作者简介:廖昱霄(1993-),女,汉族,贵州都匀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美学、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02
西西作为香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在台港曾多次获奖,是颇负盛名的作家,而在大陆却少有人知。近年来台港文学逐渐走入文学批评者的视线,对西西以及相关文学作品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我城》是西西的代表作也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我城》写于1974年,1975年在《香港》快报上连载,字间镶嵌一幅画和几个字,平行拼贴,连载共刊16万字。删减版1979年由香港素叶出版者出版,1989年3月才出版了完整的全文以及插图版,其中108幅图均系作者自己绘出。西西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叙事手法、小说结构及人物塑造等书写了一个轻松愉快、哀而不伤的70年代的香港,在诸多方面在当时的香港文坛中都是独树一帜的,同时,作为香港意识的发轫之作,也使得这部小说具有考察香港意识重要意义。
一、“香港意识”始于《我城》
作家的创作与其生长的环境与生活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香港作为曾经的英属殖民地,有其存在的特殊性。许子东曾说:“真正有香港意识的小说是从西西呐代开始的,她最有名的小说叫《我城》,这是最有标志性的。”
六七十年代,随着新一代本土港人的成长,“香港意识”浮出了地表。新一代港人或者生于香港长于香港,或者生于外地长于香港,他们不再有父母一代的浓厚的“北望”情思和“过客”心态[1],相反,他们以为香港为自己的家乡,与香港共生共存,“港味”已经深深地植入到他们的骨血中,他们以香港的繁荣为荣,他们的生命也熔铸在香港的发展中,他们对于香港有不同于父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而西西写于70年代的《我城》就代表了这一代人对于香港的情感,也代表了新一代本土作家对于香港的认同。
作品的中呈现的情感取向在无形中显示了作家们隐含的情感立场,无论是阮郎、东瑞等现实主义作家对于都市中辛酸的暴露与批判,还是刘以鬯等现代主义作家对于身处都市的现代人焦虑与疏离,都显示了一种对于香港这个城市中经济文化质疑。西西属于随着香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辈,五十年代工业化,六、七十年代的经济腾飞,使香港从一个偏僻小城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这其中包含着西西这一辈年轻人的青春体验,对于香港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使他们为此而感到自豪。在西西心目中,香港是“我的城”,她在小说中所表现出的诗情画意,正是她“我城”这一叙事立场的一种表现。[2]
二、《我城》中的“港人形象”
《我城》中西西开始了新题材新手法的试验,这背后亦和香港社会的本土意识抬头相互联系。其实,自1971年麦理浩上任以来,香港福利、城市建设等各方面都快速发展,香港人开始意识到“我城”的存在,本土意识愈趋明显。[3]西西在书中的书写正是为这新一代年轻人立传,书中对阿果、麦快乐等一系列人物的书写正是当时年轻人的真实写照,西西对这些年轻人是不无赞扬的,西西曾说: “那时,香港也有许多这样的青年人,活泼,充满朝气,穿牛仔裤唱民歌,难得的是相当明白事理,有正义感,但这种正义感不会放在嘴边,对生活的要求很踏实,很朴素……他们做的不过是卑微的工作: 看守公园,修理电话,没有什么了不起,生活环境却困难重重,可都努力去做,而且做得快快乐乐。这小说是献给这些无名英雄的。”[4]
在西西的笔下,住在这城里的人是轻松且快乐的。阿果找工作不过是为了有点有趣的事情做,在报纸上见到消息后,阿果做了一些“填字游戏”就被录用了,“你去做你高兴的事,我去做我高兴的事。”[5]可见他在这座成生活得怡然自得。阿果做的电话修理工,这种工作需要串街走巷、登高爬低,但阿果并没有感到辛苦,“我觉得我的工作很有趣,这么高高地站在大街上空,看得几底下忙碌的路人。有时候,也有一两个路人抬起头来朝我看,我就想问问他,你说我的工作有趣吗,你的工作又是什么呢?”他所做的工作固然是这座城市中最基础的工作,但是他引以为傲,西西以赞赏的甚至是有些得意口吻去叙述阿果普通的工作,这在商业化的香港无疑是清流般的存在,由此也可窥见西西本人对于商业社会的观望态度。没有事的时候,就玩牌游戏,他们乐在其中“当这四个人坐在一起作牌的时候,气氛是热闹的,他们会把牌拍在桌子上拍得很响,好像谁拍得最响谁就赢,即使不赢,那姿势,也赢了。”香港快乐甚至延续到了难民营里:“在军营里面,他们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