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记》与《世说新语》女性形象之比较.docVIP

《拾遗记》与《世说新语》女性形象之比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拾遗记》与《世说新语》女性形象之比较.doc

《拾遗记》与《世说新语》女性形象之比较   摘 要:《拾遗记》、《世说新语》这两部小说为我们描绘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尤其是一些女性形象深入人心,她们在不同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采。魏晋时期,玄学兴盛,文士们崇尚清谈,特别注重自己的风操和个性。因此,这个时代的奇闻异事就特别丰富。将两部小说中的女性进行比较,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当时女性的发展趋势,把握历史发展脉络。   关键词:拾遗记;世说新语;女性;命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02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期,人们不再是为“儒教于一尊”,而是敢于“越名教而任自然”。文学也不再成为政治的附庸,而是被提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地位。所以,在这个文学发展相对自由的时代,小说的发展水平也有所提高,于是志怪小说《拾遗记》和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便出现了。   《拾遗记》十卷,题晋陇西王嘉撰,梁萧绮录。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甘肃秦安县境内)人,是当时著名的方士,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记载,“王嘉初隐于东阳谷,后入长安,苻坚累征不起,能言未然之事,辞如谶记,当时鲜能哓之。姚苌入长安,逼嘉自随;后以答问失苌意,为苌所杀(约三九0)。”而《世说新语》的编撰者刘义庆(403―444)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由此可见,《拾遗记》写作时代要比《世说新语》早些。然而,一部为志怪,一部为志人,风格迥异,二者互补,为我们勾勒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形色不一的精神风貌。   魏晋时期的人们注重人物的品藻和审美,人自身的才情、风神、性貌、品格取代外在的功业、节操受到尊重。这一时期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就记载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但在《世说新语》中我们可以发现这里面大多是对男性的欣赏而忽略了对女性的审美,并且《世说新语》中的男人有女性化倾向。“世说体小说的人体鉴赏视野存在盲区,在展示男子姣好之时,却拙于描写女子姿色。”而在另一部杂史杂传小说《拾遗记》里,我们则发现它对女性的描写则绘声绘色,弥补了女性形象缺失的遗憾。本文试着将两部小说中的女性进行比较。   一、“天生丽质难自弃”的灵动   《拾遗记》中则对女性容貌描写的笔墨较多,这里的女性大多美若天仙,才貌双全。   首先,体态轻盈的有:卷六中描写赵飞燕与汉成帝游于太液池,“及观云棹水,玩撷菱渠,帝每忧轻荡,以惊飞燕。命?璺芍?士,乃以金锁缆云舟于波上。每轻风时至,飞燕殆欲随风入水。帝以翠缨结飞燕之裾……今液池中尚有避风台,即飞燕结裾之处。”在这里可以看出赵飞燕真的是身轻如燕,能为“掌上舞”。在卷四燕昭王时的旋娟、提嫫,善舞,“玉质凝肤,体轻气馥”,可谓美矣。卷七魏文帝因爱惜美人薛灵芸“体轻”曾说:“明珠翡翠尚不能胜,况乎龙鸾之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以瘦为美”是由史以来的事。   其次,美若仙子,旋娟、提嫫“曾绰约而窈窕,绝古无伦。或行无迹影,或积年不饥。昭王处以单绡华幄,饮以?w珉之膏,饴以丹泉之粟。……容冶妖丽,靡于鸾翔,而歌声轻扬。”这里的美人可谓“不食人间烟火”,恍若仙子。卷八有甘后“及后长而体貌特异,至十八,玉质柔肌,态媚容冶。先主召入绡帐中,于户外望者如月下聚雪。”此非凡容貌令人叹矣。还有卷七魏“灵芸年至十五,容貌绝世,邻中少年夜来窃窥,终不得见。”卷八吴主潘夫人,“江东绝色,以姿色见宠”时人称之为“神女,敬而远之”。   最后,这里的女性不再是以“色”为主,更多的是才女。卷九石嵩的爱婢翔凤,“年始十岁,使房内养之,至十五,无有比其容貌,特以姿态见美。妙别玉声,巧观金色。”翔凤不仅容貌美丽,而且善识玉,知其出处,“最以文辞擅爱”才智超群。卷八“吴主赵夫人,丞相达之妹。善画,巧妙无双。”她的织锦?p刺绣?p丝幔被称为“机绝”、“针绝”、“丝绝”,人谓“吴有三绝,四海无俦其妙。”吴主的潘夫人善织,有远谋,时人谓“夫人知几其神”。卷八蜀主甘夫人勇劝先主撤掉“玉人”,“君子议以甘后为神智夫人焉。”卷七“妙于针工,虽处于深帷之内,不用灯烛之光,裁制立成。非夜来缝制,帝则不服,宫中号为针神。”薛灵芸为名副其实的为才女。   在《世说新语》里,我们很容易找到对男性体态的描写,比如有“云中白鹤”、“千丈松”、“瑶林琼树”、“璞玉浑金”、“玉人”、“连璧”等,但女性形象则显得模糊。书中对女性有记载多集中在第十九门“贤媛”篇和第三十五门“惑溺”篇中,而这些文字对女性的描写也是寥寥数笔,从中可以看到这时的女性活在男权的奴役之下。换句话说,她们的自我意识虽然有所显露,但是仍然活在封建制度下,难免会成为男性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