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的鬼魂民俗探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聊斋志异》中的鬼魂民俗探析.doc

《聊斋志异》中的鬼魂民俗探析   摘 要:《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以民俗风情、民间流传的故事为基础,通过天才的艺术加工和再创作著就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书中描写鬼的篇目有86篇,篇幅之大仅次于写狐,可以说“鬼文化”在《聊斋志异》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聊斋志异》中的一些篇目入手,探析从中透射出来的有关鬼魂的民俗民情。   关键词:《聊斋志异》;鬼文化;民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2   钟敬文主编之《民俗学概论》所指,民俗,即民间风俗,“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生活的民俗文化,是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形成与积累的认识”。   民俗文化是生活现象的展示,是人的历史的沉淀,是深层背景上对人的理解。《聊斋志异》的成功所在,不仅在于对鬼故事的叙述上,更在于蒲松龄以民俗文化视角对人性进行的深入理解和透析。下面将从一些篇目探析《聊斋》中的鬼魂民俗。   一、灵魂信仰   中国传统民俗中灵魂信仰,有善灵和恶灵之分。人死之后,去了阴司,阎王会根据其在阳间所造业的具体情况,决定其下辈子是为人还是为鬼。这是对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思想的承接。   《王六郎》讲述的是一个落水鬼,感渔翁每晚都向河中敬酒,于是与渔夫成莫逆之交,每天与之共饮,饮后为之驱鱼,使渔翁日有所得。后以实情告诉渔夫,自己实为水鬼,并告诉他:“明日业满,当有代者,将以投生。”第二天正午,渔翁在河边等候,果然,有一位妇女抱着一个小孩来到河边,她刚走到河边,即不幸失足落水。女子急将婴儿抛到岸上。渔翁心中不忍,本想出手相助,但一想是自己朋友在找替身,也就没有出手。出乎意料的是,落水妇女几经挣扎,竟又爬上岸来抱孩子离去了。到了傍晚,王六郎又来到渔翁身边,渔翁问他原因,他说:“仆怜其抱中儿,代弟一人,遂残二命,故舍之。”王六郎出于对妇孺的不忍,宁愿自己失去转世的机会,渔翁不禁感慨道:“此仁人之心可以通上帝矣。”果然,不出几日,王六郎的一念恻隐,果达天听,被上帝封为招远县邬镇土地之神。相反地,《鬼妻》中写的是一对感情很好的聂氏夫妇,妻子不幸死去,不舍离去,因此夜夜与丈夫相会。后族中兄弟劝聂娶妻,聂答应了,并且没有告诉鬼妻,迨合卺之夕:夫妇俱寝,鬼忽至,就床上挝新妇,大骂:“何得占我床寝!”夜夜闹房,聂从此愁得不行。后邻村有人会驱鬼术,削桃木橛子楔在她坟的四角上,才不闹鬼了。妻子已死,丈夫再娶是合乎情理的,而已经化为鬼魂的妻子不去投胎,反而重返人间破坏活人的生活,是为人所不能容忍的。   好鬼以善待人,得到福报,而恶鬼若是伤人,也会遭到劫数。儒家将伦理道德观念注入到灵魂信仰之中,加以制度化,成为人们行动的准则,使鬼文化从自发状态向社会性转变,为后世所传承。   与灵魂信仰有关的另一现象是 “灵魂出窍”。《庄子?知北游》中指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在古人的观念里,死后魂散入阴间为鬼,这是正常逻辑下的状态,可《聊斋志异》中的一些故事却一反常态,灵魂竟能脱离躯体独自行事。   《叶生》一文说,叶生才华满腹但时运不济,幸亏知县丁公给予他多方帮助。丁公准备离开时多次催促叶生同去,只因叶生病重而迟迟未启程。叶生推辞不过丁公的好意,又想报答丁公,情急之下,虽死而不自知,灵魂追随丁公同去。叶生用毕生积累教授丁公子读书做文章,丁公子科举之路一帆风顺。一年后,叶生考中举人衣锦还乡,妻子却大惊失色,原来叶生早已死去。他走近灵柩则立即灭迹不见,衣帽鞋袜像蝉蜕一下脱落在地上。《牛成章》的故事与此类似,也是说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已死,其魂与身份仍到他处生活了许多年。   这一类故事中,主人公灵魂的去向是以他们的意念为最终指标的,他们遵循心灵深处最强烈的情感需求,跨越了阴阳间隔和人、物之别。人的精神意念竟能超越肉体而存在,这是多么可怕的力量啊!现代也有体现人强大精神意念的故事,由叶倾城撰写的短篇小说《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就是如此,文中父亲被小刀刺中心脏本应当即死亡,却出于对女儿的爱多活了七天。人们会相信意志的力量有时能超出生理局限甚至突破天命,一些离奇事件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渲染附会,就变得真实起来。我们以科学的眼光去审视它,或许会认为这是极其不可信的,但也不能排除确有其事的可能。   二、冥婚现象   《公孙九娘》中有一段“两鬼联姻”和“人鬼联姻”的故事,早夭的朱某和莱阳生的甥女拜托莱阳生替他们主婚,而早夭的公孙九娘也和莱阳生完婚,这其实反映了中国民俗文化中著名的冥婚文化。冥婚,又称“阴婚”、“嫁殇婚”、“虚合婚”,是指男女生前未婚,死后由其亲属按照婚嫁礼仪为其寻找配偶,举行婚礼,然后将男女双方的尸骨依夫妇礼仪合葬的一种婚俗,俗称“鬼婚”、“配骨”、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