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与金箔》中的另类“蝴蝶”.docVIP

《馨香与金箔》中的另类“蝴蝶”.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馨香与金箔》中的另类“蝴蝶”.doc

《馨香与金箔》中的另类“蝴蝶”   摘 要:《馨香与金箔》在故事、情节及人物角色设置等方面与西方话语中的蝴蝶夫人神话几近吻合,然而相似中却有诸多不似,两者构成模拟关系。本文基于后殖民主义相关理论,试分析模拟在《馨香与金箔》所构建的书写作用。文章指出,林玉玲有意改写蝴蝶夫人神话以质疑西方对亚洲女性的偏见与刻板印象;但林玉玲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在质疑之后,为身处双重边缘的离散女性在身份追寻上提出设想。   关键词:模拟;改写;蝴蝶夫人;身份;《馨香与金箔》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6)6-0120-06   林玉玲(SHIRLEY GEOK-LIN LIM,1944- )出生在马六甲,现居美国,执教于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是当代华裔美国诗人、小说家和理论家。多重的文化身份以及辗转于马来西亚、美国和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离散经历使林玉玲对华裔的境况感触颇深,著有自传《月白的脸》(Among the White Moon Faces,1996),该书获当年美国图书奖;诗歌《跨越半岛》(Crossing the Peninsula,1980)获当年联邦诗歌奖。林玉玲一直致力于文学研究,著有《民族性与文学:菲律宾和新加坡的英语书写》(Nationalism and Literature: English-language Writing from the Philippines and Singapore,1993)《东南亚/亚洲的英语书写》Writing South East/Asia in English: Against the Grain,1994)。此外,林玉玲历时二十余年完成了第一部小说《馨香与金箔》(Joss and Gold,2001),新作《秋千妹妹》(Sister Swing)也于2006年出版。   《馨香与金箔》一经问世便引起学者关注:台湾学者覃子君透过角色的记忆重绘以探究人物对自我认同的追寻①,台湾学者冯品佳追溯李安离散女性气质以分析离散女性身体政治②,马来西亚学者穆罕默德?A?加尧姆(Mohammed A. Quayum)对比分析新加坡作家劳埃德?费尔南多(Lloyd Fernando)的《绿色是一种颜色》(Green is the Colour)和《馨香与金箔》,指出两部小说都否定所有形式的种族分裂和种族等级制度,都倡导包容、多彩的民族构成③。学界对《馨香与金箔》的关注大多集中在文化认同、种族和离散问题上,值得注意的是,小说无论在故事、情节还是人物角色设置上均与西方话语中的“蝴蝶夫人”神话相似,这种相似性却未被细致研究,在大陆鲜有文章对《馨香与金箔》进行分析。事实上,这种相似性并非偶然,而是作者有意改写,与蝴蝶夫人神话构成“模拟”(mimicry)④关系,意义深刻。本文基于后殖民主义理论,试分析“模拟”在《馨香与金箔》中所构建的书写作用。   一、改写:蝴蝶夫人的另一种可能   意大利歌剧家普西尼创作的《蝴蝶夫人》讲述了一段日本歌妓与美国白人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温婉的巧巧桑爱上美国海军军官平克顿,两人婚后,尽管巧巧桑已有身孕,平克顿依然离开日本,承诺三年后返回。期间巧巧桑拒绝了他人的求婚,始终忠于平克顿,然而她翘首以盼等来的却是一场噩梦――平克顿与白人妻子一同前往日本,意欲夺走她的孩子,悲痛欲绝的巧巧桑最终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无独有偶,《馨香与金箔》同样聚焦于亚洲女性与西方男性之间情感纠葛:已婚马华女性李安爱上了美国和平部队自愿者切斯特,1969年5月13日吉隆坡暴乱的夜晚,李安与切斯特发生一夜情,李安怀孕。面对动荡的政治局面以及对多种文化冲突的困惑,切斯特离开了马来西亚。多年来,切斯特始终没有联系李安,得知李安育有一女后也无动于衷。11年后,应妻子一再要求,切斯特做了输精管切除术以致无法生育,切斯特这才前往新加坡欲与李安和孩子相认。那时的李安早已离婚,并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女性。   《馨香与金箔》与《蝴蝶夫人》都包含以下情节: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痴情、男主人公的离开、女主人公痴心等待、男主人公与第一世界女性结婚、女主人公抚养孩子、男主人欲与孩子相认。小说第一章“跨越”(Crossing)与第二章“盘旋”(Circling)中的故事与情节发展与《蝴蝶夫人》如出一辙。一夜情后,李安等待切斯特带着对未来的美好规划来对她负责,“每天她就等待着,等待切斯特出现在教员休息室里,这样的期望使她不再害怕。”1⑤等待,似乎成为蝴蝶夫人似的东方女性的宿命。同蝴蝶夫人一样,李安没有等来爱人,等来的却是切斯特回美国的消息,已有身孕的她选择了沉默:   李安想知道,如果她走到切斯特跟前,对他说“我怀孕了”(她一定得大声喊出来才会被听到),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