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多难?.doc
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多难?
汤加是一个只有10万人口的南太平洋岛国,距离北京大概一万公里。由于路途遥远,大部分中国人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个国名,也没有和这个国家发生过什么联系。但事实上,这里有五六千名中国人,大部分经营超市、餐馆和小生意。汤加每年有一两亿美元的侨汇,汤加人天生爱消费,中国人天生爱挣钱,所以这些侨汇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人。但挣了钱的中国人一不在岛上投资,二不在岛上置业,三不在岛上消费,而是全部汇往了国内,因此引发了当地人的不满。
2012年4月《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详细介绍了中国在汤加的影响力:中国持有汤加62%的外债,汤加欠中国两家国有银行的债务相当于经济规模的四分之一。在这里,很容易找到中国援建的体育场、议会大厦、政府办公楼、警察局等大型工程。但汤加人对此心情复杂:一方面对中国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心存好感,另一方面却对华人移民的涌入抱着排斥的态度。另外,中国援建的道路有些没有应有的排水设施,结果下雨时路边房屋都被淹了;宏伟的公共建筑也不适应热带海洋性气候,无论是空调费还是维护费都很高,这也让汤加人有些失望。
另一个例子是伊拉克。2003年,美国发动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并在伊拉克驻军,大家都认为美国是无利不起早,无非眼馋伊拉克的石油利益。因为伊拉克探明石油储量约1150亿桶,约占全球探明总储量的10%,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居全球第三位。但伊拉克战争结束十几年来,中国却成了伊拉克石油利益的最大受益者。
伊拉克战争结束至今,伊拉克政府共进行了四轮石油对外招标,中国已成为伊拉克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最大的单一投资国。中石油于前两轮招标中获得了伊拉克南部的鲁迈拉、哈法亚两个油田的标,还通过早期与伊拉克政府的协议,以旗下公司参与运营巴格达中南部的艾哈代布油田;中海油获得同属南部的米桑油田权益,并于2012年进入项目回收期;中石化则于2009年通过对瑞士Addax公司的收购交易,获得基尔库克地区的油田权益,是中国公司在伊拉克北部唯一的石油项目。
除了石油之外,中国在伊拉克的投资还包括上海电气在伊拉克的发电项目、中兴通讯在伊拉克的电信设施项目、中国建材承建的水泥厂以及中水电等中资承包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等。目前,中资企业在伊拉克的员工约一万人。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中国人在伊拉克从事商贸、餐饮等生意。目前,来自中国的服装、工艺品、自行车、五金、文具、玩具、日用百货、电脑配件等日用品在伊拉克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0%以上。日本《外交学者》杂志就认为,BB(北京和巴格达)贸易轴心正在形成。
中国在汤加和伊拉克的存在和影响力,是中国全球影响力的一个缩影。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自2001年提出“十五”计划开始,中国启动了“走出去”的国家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2003年至2012年这十年间,我国海外投资增长速度平均是41.6%,于2012年成为全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
2013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而同期外商直接投资额为1175.86亿美元,两者的差额正在不断缩小。2014年6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英国发表重要演讲时说,2015年至2020年这五年我国对外投资将要超过5000亿美元。
但正如汤加的案例所展示的,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高歌猛进中,风险和烦恼也如影随形。“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走出去’,70%以上不盈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总经理助理谢志斌在2014年的一次主题论坛上表示。
政治风险
中国企业“走出去”,首先面对的是政治风险,具体而言,就是相关项目是否给你做、承揽之后又能否顺利进行的问题。各国的大型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虽然大都进行招投标,但显然并不是完全的市场行为,在招投标过程中,双边的政治关系、来自其他国家的压力、企业背后的政府支持,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这方面比较早的案例,是2005年中海油收购加拿大优尼科石油公司铩羽而归的案例。当时中海油的报价是185亿美元,超出竞争对手雪佛龙公司的报价约10亿美元;而就在此前的十几天,海尔也宣布放弃以128亿美元收购美泰克;2005年,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英国电信设备制造商马可尼公司展开了兼并谈判,但其后在政治力量的干预下音信全无;2006年,中国移动以53亿美元左右的报价竞购米雷康姆国际移动通信公司,却中途放弃;2011年9月,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参与建设、投资额达36亿美元的缅甸密松电站工程因为缅甸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被突然叫停。
而在2014年,土耳其军购案的无疾而终和墨西哥高铁招标结果的被取消,是较新的两个案例。自从2013年下半年土耳其公布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