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传四海赖青柯.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传四海赖青柯.doc

书传四海赖青柯   清代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小说创作承古代散文的优秀传统,在克绍宋人说话家数、明代通俗小说的基础上,熔铸各家之长,文言与白话小说纷纭竞出,各造其妙,出现了彬彬之盛的局面。其中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备人鬼之态,兼真幻之长,刻镂物情,妙到毫颠,“出于幻域,顿入人间”,文笔古雅清新,华朴兼擅,成为文言短篇小说的极致,犹如群峦延绵、众山耸峙中的峰巅。白话小说《红楼梦》以传神入化之笔,用笔平实,着墨深细,曲尽世态,再现了封建末世的现实生活,犹如一幅浑然天成的巨锦璀璨夺目,被奉为白话小说的典范,罕与伦比。两书语体一文一白,誉在人口,纸贵一时,成为清代小说中的双璧。   一   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历时四十余年,堪称一生精力所萃之作,此书的梓行也艰难多阻。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人。一生位卑家贫,自幼锐意攻读,十九岁应童子试,弱冠掇芹,冠冕童科,考中秀才。山东学政、著名诗人施闰章对他奖誉有加,批其文章“空中闻异香,下笔如有神”,“观书如月,运笔如风”,前程未可限量。少年英发的蒲松龄以为青云在襟袖间,“取青紫如拾芥”。然而,文章憎命。此后,蒲氏屡困棘闱,铩羽落榜,终未博得一第,年逾古稀才援例考得一名贡生。   不久,兄弟析箸另居、食指日繁,为谋生计,蒲松龄曾屈沉下僚,幕宾南游,又先后辗转于本县乡绅之家坐馆设帐,为童蒙师,或代抄文稿,以换取菽水之资,养家糊口。《聊斋志异》是他创作的一部孤愤之书。从青年时代起,蒲松龄就热衷于记述奇闻轶事,“雅爱搜神”,“喜人谈鬼”,博采民间传闻、朋友口述异闻和邮筒相寄,楮墨遂积,久而成帙。在困踬场屋、文战不胜的劣境中,青云无路,他不顾谋食日拙、挚友规谏、世俗讥讽,坚持《聊斋志异》的创作而不中辍,数日年如一日,苦心孤诣,终成四百九十余篇文稿。他在《戒应酬文》中描述的“尔乃坐枯寂,耐寒威,凭冰案,握毛锥,口蒸云生露湿,灯凝寒而光微,笔欲搦而管冷,身未动而风吹,吟似寒蝉,缩如冻龟,典春衣而购笔札,曾不足供数日之挥”,正是他创作生涯日艰而雄心不泯的生动写照。他在赠友人的一首诗中说:“新闻总入鬼狐史,斗酒难浇垒块愁。”负旷世之才而郁屈难展,袖金输璧之徒反而腾达,官场黑暗,公道不彰,丰才啬遇的蒲松龄焉能不悲?生于民间底层,贪吏蠹役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孤鲠耿介的蒲松龄安得不愤?在文网高织、冤狱丛生的当时,他只能托笔鬼狐,实写人生,以奇崛瑰怪的曲折方式托深心于笔端,宣泄胸中抑郁不平之气。情发于中而形诸于外,鞭挞不仁、讽喻世情,刺贪刺虐,针砭时弊如浮世绘,写尽诸般众生相。康熙十八年(1697),《聊斋志异》初步结集,在《自志》中蒲松龄交代了此书的创作动机、过程与鲜人理解的苦闷,发出了“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的感喟。他把杜甫《梦李白》“魂来枫林青,魄返关塞黑”的诗意拈来化用,意谓世寡知音,牙旷难期,只有到阴间寻觅了,其心境孤寂、悲愤可知。   对《聊斋志异》大加赞誉的是蒲松龄的同乡、位居台阁的诗坛领袖王世祯。王氏曾借阅《聊斋志异》稿本,并对部分篇章加以评点,在《戏题蒲生〈聊斋志异〉卷后》的诗中写道:“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他还采摭《聊斋志异》中的五篇小说收入日后编成的《池北偶谈》之中。酸丁寒士蒲松龄对这位硕学重望的前辈折节下交心怀感激,作《次韵答王司寇阮亭先生见赠》:“志异书成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十年颇得黄州意,冷雨寒灯夜话时。”王世祯还为《聊斋文集》题词,并预识蒲氏文章“卓乎成家,其可传于后无疑也”。蒲松龄以一个不第秀才蛰居僻乡,所作《聊斋志异》惊才绝艳,得卿贰大员激赏,以诗文酢酬,王世祯对《聊斋志异》的推挹与延誉,使蒲松龄益肆力于小说的创作与修润增补,垂老不休。王氏对蒲松龄的文名远扬和《聊斋志异》的传播有助力之功。   二   蒲松龄一生?髻巡挥觥⑸砻?偃蹇,晚年从家境贫窭渐趋小康,西崦暮齿仍无赀刻印《聊斋志异》,终至抱憾以没,书稿留存家中。蒲氏生前对书稿不断增损补益,时有抄本传出。逝世后,慕名借钞者日多,蒲氏之孙蒲立德在乾隆五年(1740)的《聊斋志异跋》中所说的“人竞传写,远迩借求”,正是《聊斋》粉丝日众的真实写照。因家道贫寒,无力梓成,他深感乏人识拔,不无感慨地说:“昔昌黎文起八代,必待欧阳而后传;文长雄踞一时,必待袁中郎而后著。自今而后,焉知无欧阳、中郎其人者出,将必契锓梓,流布于世,不但如今已也。则其?予望之矣!”冀望欧阳修、袁中郎式的人物复出,使《聊斋志异》不致湮晦不彰。果然,在蒲松龄去世五十一年以后,出现了两位慧眼识真的贵人,为襄刻《聊斋志异》竭尽心力,终于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将全书剞劂,化身千百,为《聊斋志异》的流布四方为功甚巨。这两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