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店,人生的出发地和养料库.doc
书店,人生的出发地和养料库
互联网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平面。鼠标轻点,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待在家里什么都可以买到,只要你口袋里有足够的银子或者银行卡上有足够的数字,只要你买的都是合法的产品。当然,包括图书。输入书名、输入关键词、输入图书分类,你想要的书,大都可以买到。如今,通过网络平台购书也是我主要的购书方式。
不过,我还是很怀念年轻时在书店里面淘书的那些时光,而且,现在只要有闲暇时光,我还是更乐意去书店流连、徜徉、挑选、沉醉,享受满屋书香。
一个人的一生有很多角色,但是,我最在意的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书生。书籍,是我一生最快慰的、最重要的身外之物。“你问我的欢乐何在?――窗头明月枕边书”,三十六年前背诵的戴望舒诗句,仍是我今日生活的写照。 香港诚品书店
小镇、小书店,童年的乐园
我出生在鄂西山地的一个小镇。还没上小学我就会识很多字。但我的识字经历,80后、90后、00后不可重复。我是通过诵读父亲单位办公室和仓库里到处张贴的红底黄字的毛主席语录、街道白墙上那些字体不一的大字报而认识很多字的,不会的字就问大人。父亲从他微薄的工资里订了《参考消息》《解放军文艺》,以鼓励我们学习。当我用方言抑扬顿挫地朗读《参考消息》中的大块文章,来家中做客的大人们惊讶不已,连连称奇。
邻居家的连环画,大概是我最早的读物。读初中时,一个胆小的同学父亲出差,让我们兄弟俩陪他过夜,我们提出的条件就是,他家的书我们可以随便翻看。他爸爸有一个密藏的小木箱,里面装有《水浒传》、《红楼梦》等宝贝。上学路上,我和只小我一岁三个月的弟弟手挽着手,东倒西歪地捧着书看,是街边的一道风景。夜半的时候兄弟俩躲在蚊帐里偷偷看同一本书更是常事儿。山区小镇经常停电。有次正入迷地看一本小说,突然停了电,我们就点着煤油灯接着看。父亲怕我们伤眼睛强行没收了煤油灯,我们用墨水瓶自制了一个小灯,继续看下去。那是一本无头无尾的、像油渣一样的书。直到我读大学才知道,这本书,是《苦菜花》,当时的毒草、禁书。
小镇的供销社有一个小小的新华书店。卖书的是一个小个子的阿姨、我爸爸的同事。捉蟋蟀打陀螺之余,我们也常常去书店找阿姨借书看,这是兄弟俩最快乐的少年时光。在家里常常是两个人看同一本书,所以我们都看得很快,生怕一个看到页底猴急地等另外一个,抱怨看慢了。而在书店,我们或坐在地上,或各找一个小板凳,各看各的书。《金光大道》《虹南作战史》,这些“文革”中的奇葩书,我们都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看完的。小镇、小书店,我童年的乐园。
在那个图书奇缺的年代,谁拥有一本好书,谁就是孩子王。他可以奇货可居,馋馋那些无书可看而又想看的人。当然,不是什么书都是随便可以看的,也不是什么书都是能够随便看到的。初中时的一个同学,有几天忙着看一本叫《三家巷》的小说,因为他偷着看抢着看,看得入迷,有同学急着想借阅但借不着,就扬言要举报他看毒草。这在当时可是重罪,他惶恐不安,急中生智,连夜写了一篇狗屁不通的标语口号式的批判稿,以表示自己是为了批判而看这本书的,以备老师检查。读书不自由的年代养成了那种病态的阅读心理,禁言禁书的岁月激发了读书人的犯禁意识。“文革”之后,“读书无禁区”的口号响彻读书界,今天的读者恐难以体会。
在高中的图书馆里,也有很多旧书。苏联人尤金的《哲学辞典》是我最早读到的哲学书籍。囫囵吞枣,连一知半解也说不上。但也是最早的启蒙。
跟钱锺书的《围城》所写的一样,那个时代男女之间的交往,往往也是通过借书还书开始的。我的一个女同学,她父母都是老师,所以书比较多。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跟她同桌,她用粉笔画了一条三八线。开学那天,因为是老师的孩子,她先拿到了语文教材。我要抢过来看她不给,新书就撕坏了,她气急败坏地跑到我家,要我父母赔书。高中是在另外的学校,我跟她又成了同学。我们的交往,还是从书开始的。有一天,她在还我的书里,夹了一张纸条。作业本上撕下来的,小半张纸。她写的是友谊对我们来说只要你珍惜爱护我就会倍加珍惜爱护云云。这是我长到十四五岁的时候收到的第一封没有邮票的信。男生比女生“醒事”晚,懵懵懂懂的我,哪懂什么“友谊”?
我不到十六岁高中就毕业了,然后,成了一名下乡知识青年。在我简单的行囊里,就有几本书。我们知青点是一个种子厂,天不亮就要起床,下午收工早,晚餐也早。我们知青宿舍不远处,有一个小山丘,便成了我的乐园。那个秋天,无数个傍晚,遍地松针柔软金黄,一个瘦弱的少年,倚靠在树蔸上读书、发呆。我那个时候读得比较多的是马列著作的提要和注释,《国家与革命》、《反杜林论》等,读不懂原著,阅读这些注释也还是不懂,但我贪婪地读着,忘却了当下的辛苦清贫、忘却了今天之后的明天――我们都以为,知青没有明天。
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买一本心爱的书
然而,明天说来就来。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