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句里的物之哀.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俳句里的物之哀.doc

俳句里的物之哀   摘要:“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形态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俳句是日本特有的文学形式,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是却呈现出和中国文化不同的风貌。物哀美为日本俳句烙上了属于日本民族的独特印记,使俳句意境醇美,回味无穷。从中国的唐诗中可以领略传统文人的精神世界,从日本的俳句中则可以领略到日本民族的物哀之美。本文将具体探讨俳句里的物之哀,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俳句;物哀;日本民族   随着日本民族的发展,其文化也在世界范围内流传,俳句是日本民族文学中的精华所在,承载着日本民族的文化内蕴和精神气质。“物哀”是日本民族最重要的审美意识之一,在日本俳句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物哀”这种审美意识的形成,一方面受到了岛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把握日本俳句中的物哀美,可以窥见日本民族的文化内涵。   一、俳句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共由十七字音组成,每三句十七字音组成一首俳句,句首有五音,次句有七音,末句有五音,这些字音都是由“季语”严格限制的[1]。俳句最初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中国古代汉诗的绝句传入日本,经过日本化发展成了俳句,因此俳句也传承了这种小诗的形式。   俳句分为无季俳句和自由律俳句。前者是指在俳句中不要季语,后者则连俳句的基本格式也放弃了。日本俳句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山崎宗鉴、荒木田守武、松永贞德等,他们都推动了日本民族文化的繁荣。   二、物哀   日本俳句中的物哀,和中国传统诗歌的借物咏怀有相似之处。物哀的简单概念就是真情流露,人在接触外部世界时,会触景生情,心中有所触动,生发出喜悦、愤怒、忧愁等情感,而物哀就是主体和客体接触时,情不自禁产生的幽深玄静的情感。“哀”有着感叹的意味,具体包含同情、哀伤、悲叹、赞颂、爱恋等情绪,而日本的俳句中就体现了这种物哀之美[2]。   三、俳句里的物之哀   (一)俳句意象中的物之哀   首先,在许多俳句中,都应用了具有物哀美的独特意象。这些意象作为俳句的主要内容,传达出一种朦胧、哀婉的气息,体现了作者的怅惘,使俳句具有独特的物哀之美。   比如,以叶月卷中立花北枝的“流萤续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为例,这则俳句的大意是:如果说一切爆发前,总会有片刻的宁静,那么一切死亡,都会留下冗长的回声。这则俳句写于日本战国时期,在这一时期有许多忠诚的武士辞世,那些高傲的将领终究要回归绵绵的黑暗里,在垂死之时说着人生如萤火虫般渺小的真理。在这则俳句中,萤火虫、断光的意象都体现了这种物哀美,使整个俳句流露哀婉凄清的情感。   再比如,以小林一茶的“露水的世,虽然是露水的世,虽然是如此”为例,这则俳句被译者翻译成:我知道这世界,如露水般短暂,然而,然而。此则俳句是小林一茶在女儿死去后写的。女儿在两岁死去,母亲黯然伤心,感叹自己女儿如同露水般短暂的一生。俳句中的内容以“露水”为中心意象,露水是易逝的、短暂的,具有独特的物哀之美,表达了作者心中的万千愁绪。   (二)自然描写中的物之哀   在日本俳句中,许多和自然描写相关的内容都承载了物哀之美。“物哀”的内涵是触景生情,诗人在看到自然景物之后,萌生出同情、感叹的情感,并将情感具化为诗句,记录在自己的俳句之中。   比如,以井原西鹤的“荒野草木枯,何人来撷茅草花,遗落小木梳。”为例,这则俳句的大意是:荒野上草木已经枯荣,有人来采撷小花,遗落了一把小木梳。这则俳句是对荒野的描写,作者并没有将笔墨放在荒野的广阔上,借旷野舒展广阔的胸襟,而是立足于早已枯萎的草木,表现对这些有生命之物失去生机的同情,在行文之中寄托了物哀的情感。   再比如,以高桑阑更的“枯芦苇,日日折断随流去。”为例,这则俳句的大意是:枯萎的芦苇,就这样被风折断,随着流水向远方行去。与中国的传统诗歌相比,日本俳句的物哀特征非常明显。同样是写芦苇,中国传统文人写出的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句子,表现英雄一去不返的气概,而日本俳句写的是芦苇的脆弱不堪,表现诗人对渺小事物的同情。   (三)俳句意境中的物之哀   最后,在日本俳句中,诗人多营造出一种物哀的意境,表现空静虚无的美感,在无限的意境中寄托作者的情怀。   比如,以水月卷中“漫漫长夜,流水之声,说我所思。”为例,这则俳句渲染出一种迷离空灵的意境:白日下的热闹纷繁总在夜幕降临以后消散,难觅踪迹。如泼墨的无边夜空下,世间一片安宁之态。伴着冷月清辉,微微星光,生活在夜晚是一件令人快慰的美事。   再比如,以中川端茅舍的“朴树散花,不知去向。”为例,这则俳句中的“散花”一词颇有佛教味道,佛已撒手,人也不必执着,说明作者对万事万物都有秉持着顺其自然的态度。   四、结论   日本俳句是日本文化中的重要内容,“物哀”是日本民族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